注释(第18/26页)
[437]《艾尔盖什回忆》系努埃迈的另一篇作品,收入笔会《文集》之中,发表于1921年。
[438]《沦落人》,是纪伯伦发表在1921年5月号《新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439]乔治,也许指的是乔治·萨瓦亚(1882-1959)博士。他离开纽约之前曾是“金环协会”成员,后到阿根廷,在那里编法《改革报》和《阿拉伯人觉醒》杂志。——原注
[440]“萨法兄弟”,是一个具有宗教政治性质的团体,于约公元983年产生于巴士拉。他们将自己的学说用详述的文风记录在52篇论文中。
[441]拜沙莱·胡里(1885-1968),黎巴嫩著名诗人,以《小艾赫塔勒》而闻名。
[442]艾哈迈德帕夏,曾任奥斯曼帝国驻叙利亚地区总督。杀人如麻,史称“屠夫”。“焖蛋”,音译,奈西卜的拿手好菜。由肉、菜加各种作料放置盘中在炉中烤制而成。——原注
[443]麦阿里(973-1057),阿拉伯诗人、作家。幼年因患天花双目失明。麦阿里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主张作品表现社会重大题材,反对应景之作,反对因袭古人。他的作品充满哲理,被誉为“哲学家诗人和诗人哲学家”。
[444]阿巴斯·迈哈姆德·阿卡德(1889-1964),埃及诗人、作家。在文艺理论、诗歌创作、伊斯兰哲学、阿拉伯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其出版著作六十余部。
[445]大马士革文学联合会,可能指的是在1921年成立于大马士革的文学联合会,常在其组织主席海里勒·迈尔达姆贝克家举行研讨会。——原注
[446]萨巴,系奈西卜·阿里达之胞兄弟,笔会会员。——原注
[447]拉希德,即拉希德·艾尤布;奈德莱,即奈德莱·哈达德;奈西卜,即奈西卜·阿里达。三个人均是笔会会员。——原注
[448]以太,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又译为“能媒”。
[449]《笛旺》系一部诗集,由埃及诗人易卜拉欣·卡迪尔·马兹尼与阿巴斯·迈哈姆德·阿卡德合作,发表于1921年。
[450]《先知》,纪伯伦的散文代表作,曾轰动文坛。
[451]奈西卜,即奈西卜·阿里达。
[452]阿卜德勒,即阿卜杜·迈西哈·哈达德。
[453]《疯子》,纪伯伦的一部散文诗集。
[454]《先行者》,纪伯伦的第一部散文诗集。
[455]“精灵”、“侍从”或“护身灵”都是阿拉伯人所迷信的供役使的魔鬼。
[456]努埃迈将此信的书写日期定为1923年。我们则认为这封信很可能写于1921年,因此上面提到的那份礼物是1921年1月25日送给美国总统的。——原注
[457]萨巴,即奈西卜的同胞兄弟萨巴·阿里达。
[458]优素福·法赫里,纪伯伦《暴风集》中的《暴风》中的主人公。此文开头便是:“优素福·法赫里三十岁逃离尘世,来到黎巴嫩北部卡迪沙河谷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禅房,开始了默默无闻的隐士生活。”
[459]努埃迈将这封信的日期定为1923年星期一。——原
[460]伊兹拉伊勒,音译,又译作“阿兹拉伊”,《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天使之一,亦称“麦莱库勒毛特”,意为“死神”、“司命天使”,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俗称“取命天仙”。
[461]米卡伊勒,音译,又译作“米卡勒”,《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天使之一。与吉卜利勒、伊斯拉菲勒、伊兹拉伊勒并称为安拉的四大天使。因其在众天使中的品位仅此于吉卜利勒,居第二位,故亦享有“天使长”之称。
[462]《筛》,系米哈依勒·努埃迈1923年发表的一部文学评论集。在该集中,作者对现代阿拉伯诗歌的形式、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独到见解。
[463]圣·比夫(1804-1869),法国作家、文艺评论家。最初是“浪漫协会”会员,曾发表诗集《约瑟夫·杜鲁姆生平及其诗歌与思想》、小说《滋味》,之后转入文艺评论和文学史创作。其作品有《布尔·鲁亚勒》、《文学人物》、《星期一杂谈》等。
[464]罗斯金(1819-1900),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有《时至今日》、《芝麻与百合》、《野橄榄花冠》、《劳动者的力量》等。在英国被誉为“美的使者”达五十年之久。他一生为“美”而战。他的文字也非常优美,色彩绚丽,音调铿锵。如《现代画家》和《往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