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1/26页)

[543]卡路伯,基督教传说中的小天使。

[544]沙路伯,基督教传说中的小天使。

[545]髑髅地,基督受极刑之地。

[546]伊玛目,原意为领拜者,可引申为伊斯兰教学者。

[547]奈姆鲁德,大地上的第一位暴君。

[548]奈卜赫德,公元前605-前562年巴比伦国王。

[549]拉美西斯,古埃及法老。

[550]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6-前323)。

[551]凯撒(约公元前100-前44),古罗马统帅,政治家。

[552]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3/182),迦太基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一生与罗马共和国为敌。公元前195年他离开迦太基,投奔叙利亚安条吉三世。他受命指挥一支舰队,因缺乏海战经验而被击败。有人说他假道克里特岛,逃往俾提尼亚,因惧怕被引渡而服毒自杀。

[553]拿破仑(1769.8.15-1821.5.5),法国将军,法国第一执政和皇帝。

[554]老子,春秋末哲学家、道家创始人。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他。第一个提出“道”是世界的本原,“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现存《老子》一书是否为他所作,历来有争论。

[555]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556]阿里·艾卜·塔里布(卒于661年),伊斯兰帝国第四位哈里发。

[557]埃扎利(卒于公元1111年),苏菲派哲学家。

[558]贾拉勒丁·鲁米(1207-1273),中世纪著名的伊斯兰神学家、诗人。

[559]巴斯德(1822-1895),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

[560]西伯维(约?-796),语法学家。生于波斯的白依达,成长在巴士拉。

[561]乌苏德(约?-600),蒙昧时期诗人。以艾阿沙·白尼·奈赫舍勒而知名。

[562]伊本·欧盖勒(1298-1367),埃及语法学家。

[563]瓦特鲁战役,瓦特鲁系比利时一城市,位于布鲁塞尔以南,公元1815年,英军在此大胜拿破仑。

[564]堪他尔,重量单位。

[565]阿卜杜拉·布斯塔尼(1854-1930),黎巴嫩诗人,语法学家。毕业于黎巴嫩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对阿拉伯语语法、句法、词汇学、韵律学等研究均有很深造诣,是阿拉伯诗剧的先驱。著有《句法》(1900)、《布斯塔尼辞典》(上下卷1907)、诗剧《希罗多德之死》、《两朵玫瑰花之战》等。

[566]奥特里比,古希腊人的音乐之神的新娘。

[567]奥尔甫斯,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有超人的音乐天赋。他的歌声和琴韵十分优美动听。只要他一唱歌弹琴,各种鸟兽木石都会围着他翩翩起舞。

[568]大卫(1810-1876),法国作曲家。

[569]穆苏里:伊斯兰帝国拉希德王朝的宫廷歌手。

[570]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作曲家。

[571]莫扎特(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天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中心人物。

[572]阿卜杜·哈穆里(1845-1901),埃及19世纪的著名歌唱家、作曲家。

[573]阿拉伯人尊称伊本·西那为科学的“领导长老”。阿拉伯人还称他为“第二教师”。因为他们称亚里士多德为“第一教师”。

[574]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

[575]蒙昧时期,阿拉伯历史学家对伊斯兰教前的历史时期的指称。亦译为“野蛮时代”。

[576]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161-180),新斯多葛派哲学家。认为神是万物的始基,是世界理性,个人的意识在肉体死亡后都溶于世界理性之中。每个人所遭到的命运都是符合他自己本性的,是天意。任何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本性都是违反天意的。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是神意所决定的。宇宙就是一个按必然次序联结起来的系统。要求通过自我深思而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行军中写成以格言形式陈述的《沉思录》十二卷。

[577]体厄尔·托马斯·亚当斯(1873-1933),美国经济学家,毕业于巴尔的摩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曾任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

[578]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无神论者。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曾学过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明显反封建、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巴黎议会下令焚烧。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理性实体”或上帝。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在美学上,反对“纯艺术”,坚持“美”和“真”的联系。提出画家应该不以古人而以自然为师。号召作家到农民茅舍里去寻找题材。著有《对自然的解释》、《演员的是非谈》、《论美》、《论戏剧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