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家园(第16/35页)
“猩猩。”那个好心的女人在低矮的院墙外提醒他。
“不。”他摇摇头,指了指楼梯。
人们点点头。外国人的猩猩要住在楼上,是吗?它也懂得养尊处优?
他和奥多爬上石阶。二楼的平台是用木头搭的,上面有顶,大得可以当作阳台。他打开门。这扇门同样没锁。看来图伊泽洛没有偷窃问题。
他对二楼满意多了。虽然很简陋,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房间有石头地板(容易清洁)和很少几样家具(不易损坏)。墙壁很厚实,刷了不均匀的白灰,墙面凹凸不平,但还算干净;它们的外观简直像葡萄牙高山区的地形图。二楼的布局很简单。从大门进去是客厅,里面摆着一张木桌和四把椅子,墙上装了储物架,再加上一个铸铁壁炉。在客厅一端,也就是“L”的顶端,用半堵墙隔出了一间厨房,配备了很大的水槽、丙烷煤气炉、操作台和更多的架子。在客厅另一端,穿过一条没门的走廊,他发现两个相邻的房间,也就是“L”的底部。第一个房间里有一个衣橱,门上的镜子上布满了岁月沉淀的斑点。最靠里的房间里有一张床,床垫已破旧不堪,屋里还有一个床头柜、一个带抽屉的立柜,以及一个简陋的洗手间。洗手间里有一个水池和一个落满灰尘的干马桶。没有淋浴喷头和浴缸。
他回到客厅,查看每堵墙的底部,然后检查了每个房间的天花板。没有插座或灯具。在厨房,他确认自己刚才没有看错:真的没有冰箱。这个地方既没有电,也没有电话接口。他叹了口气。他拧开厨房的水龙头,没有水滴打破房间的寂静。有两扇窗户是破的。一切都笼罩在灰尘和污垢之下。疲惫如同一个浪头向他打来。身为加拿大参议员,从充满种种现代化便利的首都城市,来到世界尽头这个穴居时代的居所;从家人朋友环绕的舒适环境,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地方。
奥多把他从情绪崩溃的边缘拯救回来。猩猩显然对新家很满意。他兴奋地呼呼直叫,摇头晃脑地从屋子一头跑到另一头。彼得意识到,这是奥多成年以来第一次见到笼子以外的住处。这里比他见过的所有地方都更大更通透,甚至比他过去一周栖身的汽车还好。或许奥多以为他的生活从悬在半空中的笼子换到了装在轮子上的笼子里。以猿猴囚犯的标准,这座房子简直就是丽兹酒店。
至于照明的问题,他仔细想了想:每堵墙上都有窗户,太阳就是他们的灯泡。一想到每个夜晚将被蜡烛和油灯照亮,他就备感温馨,何况还很经济。房子里装了水管,所以从前肯定有过自来水,恢复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彼得走到一扇面向院子的窗边,推开窗。村民们正在院墙外耐心等待。他朝他们挥手微笑。葡萄牙语里“好”怎么说来着?他查了查字典。“这座房子很好——非常好!”他大喊。
村民们微笑着鼓起掌来。
奥多也来到窗边。他难掩狂喜的心情,喊出了和彼得同样的话,不过是用自己的语言。但在彼得和楼下的人听来,那是一声可怕的嚎叫。村民们纷纷后退。
“猩猩……猩猩”——他拼命寻找着合适的字眼——“猩猩……很高兴!”
村民中又一次响起掌声。这让奥多喜不自胜。他再次怀着灵长目的喜悦大声尖叫,然后翻出窗外。彼得惊慌地撑着窗框探头往下看。他看不见猩猩的身影。村民们发出“哦——”和“啊——”的惊呼,声音中略带恐惧。他们都抬头往上看。
他跑下楼梯,站在他们中间。奥多已经攀住页岩屋檐,蹬着石墙上了房顶。此刻,他正雄踞房顶最高处,欣喜若狂地望着地面上的人类,望着村庄、近处的树林,望着怀抱他的广阔天地。
现在是个和村民们敲定协议的好时机。彼得向他们的领头人做了自我介绍。她名叫阿梅莉亚·杜阿尔特,她说他可以叫她阿梅莉亚大婶。他设法让她明白,他很乐意住在这里。(谁的房子?他想。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去哪儿了?)他用结结巴巴的葡萄牙语询问窗户和水管的维修以及房间的清扫问题。阿梅莉亚大婶对他的问题一概点头。一切都会安排好的,她明确表示。她不停地翻动手掌。明天,明天。多少钱?同样的回答:明天,明天。
他对她和大家说:“谢谢,谢谢,谢谢。”奥多的尖叫里也饱含同样的感激之情。最后,他和每个村民握了手,他们才离开。每个人依然注视着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