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家园(第15/35页)

“一只猩猩,”他对人们说,试图帮助他们理解眼前的景象,“一只友好的猩猩。”

人们瞪大了眼睛。他和奥多等待着他们的回应。最先发现奥多的那个女人首先放松下来。“他和你一起住吗,先生?”她问。这个问句的尾音上扬,满是惊讶。

“是的。”他回答,尽管他不知道“住”这个词的意思。

一个村民看够了热闹,想转身离开。旁边的人伸手拉他,却不小心绊了一下。他想保持平衡,于是死死拽住第一个人的袖子。那人跟着失去平衡。他一声大叫,往后甩掉另一个人的手,气呼呼地走开了。奥多顿时感到紧张,他站起身,目光追随着那个离开的人。他站在石墙上,俯视菜园里的人群。彼得觉察到他们的不安。“没关系,”他拉着奥多的手,低声说,“没关系。”他很紧张。这小小的骚乱会不会令这猩猩狂性大发?

奥多并没有发狂。他坐回原地,发出好奇的“呼——呼——呼——”声,声调上扬。听到这个声音,人群中的许多面孔露出笑容,或许这个声音唤起了他们的印象——猩猩确实是“呼——呼——呼——”地叫的。

“他从哪儿来的?你是干什么的?”发问的还是那个女人。

“是的,是的。”彼得回答,其实他完全不知所云,“我想在图伊泽洛找座房子,和友好的猩猩一起生活。”

其他村民闻讯赶来。他们聚在一处,站在安全距离以外。奥多对村民的兴趣不亚于他们对他的兴趣。他站在墙头观察他们,发出轻声的“呼——”和“啊——”,似乎在打招呼和品头论足。

“一座房子……”彼得抚摸着猩猩,重复说。

菜园里的人终于开始回应他的请求。他们凑在一处商量,他听到“房子”这个词和几个听起来像人名的词一同被提起。一个女人转身朝站在车边的另一个女人大声说话,扩大了讨论的范围。那个村民大声应答,很快她身边的人也叽叽喳喳起来。车边的村民和菜园里的村民不时隔空喊话,仿佛来回抛掷一个排球。两组人没聚到一处,原因显而易见:他们之间隔着一道门,猩猩正像岗哨一样守在门楣上。

彼得觉得或许应该明确自己的请求。最好要一座村边的房子。他查了查字典。

“一座房子……在图伊泽洛的边上……这附近。”他大声说。他表面上在对刚才问话的女人说话,其实想让所有人听见。

讨论重新开始。那个女人自告奋勇充当他的代言人,最终由她宣布结果。“我们有一座房子或许适合你和你的猩猩。”

除了“一座房子”和“你的猩猩”,他什么也没听懂。他点了点头。

那女人笑了,然后畏缩地看了一眼菜园的门。他赶紧走到门外,把奥多轻轻推下石墙。奥多落在地上,靠在他身边。他们一起朝汽车走了几步。菜园里的人们朝园门凑过来,而围在车前的人往后散开。彼得转身面对那个女人,朝各个方向比画。她指向右手边通往村庄高处的上坡。他朝那个方向走去。幸运的是,奥多一直跟在他身边。那女人远远地跟在后面。他们前方的村民纷纷散开,鸡和狗也避之唯恐不及。除了鸡以外,所有村里的居民,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尾随着这两名来客。他不时地回头,确认自己走的路是对的。那女人领着村民们走在约莫十五步之外。如果彼得走对了,她就点头,否则她便伸手纠正。表面上他和奥多在带路,其实是他们在指路。他们就这样穿过村庄。奥多在他身旁,四肢着地行走,一副悠闲的样子,只是偶尔对鸡和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出了村子。鹅卵石路变成土路。他们拐过一个弯,越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树木愈渐稀疏,高原露出原貌。没过多久,那个女人高喊着伸出手,指了指。他们到了。

这座房子和村里的众多住宅没有两样。一座“L”形的两层石头小楼,两堵石墙围住无遮无挡的两边,形成一个闭合的院子,院门开在石墙上。女人请他走进院子,而她和同伴待在门外。她用手势告诉他,屋外的石阶通向二楼。然后她指了指奥多,又指了指一楼的一扇门。彼得打开门,门上没有锁,只有一道门闩。眼前的景象令他不快。房间里不仅堆了很多杂物,而且很脏,所有的东西都蒙着一层灰。他看到墙上装了一个环,并注意到他刚打开的门分为上下两半。他明白了:这层楼是猪圈,是马厩,是牲口的围栏。他沿途看见过许多这样的房子,但直到现在才理解它们的构造。所有的动物——绵羊、山羊、猪、鸡、驴——生活在主人的楼下,主人一方面饲养它们,确保它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冬季借助它们取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楼梯在屋外。他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