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4/8页)
苏晴猜想所谓的悄悄话,是她结婚后的感受,她大概迫切需要有人和她分享幸福。但苏晴猜错了,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有家真好,你也赶快结婚吧”,然后马上切换话题。她先神经兮兮地问苏晴发现没有,罗顺祥看你时的眼神不对。苏晴瞪她一眼:你瞎说什么?我们是同学,要有早该有了。亚娟用勺敲了一下盆边说,可不是,让他剃头挑子一头热,不理他!苏晴又睇她一眼:别胡说,人家也没热啊。亚娟嘿嘿一笑,说那可不一定。只不过你和司炳华一成,他只能单相思一头热。
六
乔亚娟连吃的都带来了:新鲜的排骨。说是要熬一锅汤,一会儿涮火锅。她利索地插上电炉,把排骨洗净,放在一只大盆上开始炖汤。两个男人插不上手,光知道抽烟说话。一缕阳光正好从窗子里照射进来,能看见淡蓝色的烟雾和密集的灰尘轻柔地曼舞。乔亚娟嫌他们污染空气又碍手碍脚,让他们出去抽,顺便到小卖部再买些酒水回来。她一边撵他们一边朝苏晴挤眼,不把他们撵走,咱们哪有机会说悄悄话啊!
苏晴把阿宝送回家时,雨点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她抬头才看见头顶那片天已经变得黑压压的了,便加快步子往家赶,可雨还是赶在了她的前头。她站在雨中,看着连天的雨脚,突然间恍惚起来,多奇怪啊,这雨势怎么跟二十年前那场雨那么像啊!简直就像是同一场雨!
乔亚娟来了,还带来了王子萌和罗顺祥。当时,苏晴右脚还没消肿,走路还是跛的。乔亚娟看她忙乎着招待他们,便命令她上床歇着去,说我们自己有手,你什么都不用管。
那场大雨是中途遇上的还是她有意要和它相遇?她现在已经理不清了,其实二十年来,她从来没有理清楚过,解释不清那天愚蠢的行为是怎么冒出来的。
乔亚娟给她打过两次电话,半字不提这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事。倒让苏晴有些奇怪。乔亚娟只告诉她,这个星期天,进沟去看她。
但她记得那天的所有细节。乌黑的云,像一只只丰满的女人大乳房似的云,气象学上叫梨状层积云,密得不透光,像墨汁涂抹过,天也不像是天了。闪电和雷声不时地跳出来吓唬你一下,风呼呼地低吼着,门口的树梢都快被它折断了。那天,她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想往外跑,她带上一只风向风速测试仪,举着它沿着出沟的方向跑。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苏晴这会儿觉得但丁这句诗确实有用。
当时她没觉得自己是在发疯,她边跑边给自己找理由:你这是工作。不是吗?这种天气多难得呀,把它当资料积累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她有了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后,跑得更起劲了,一边跑,一边看着天空的变幻。黑云在往下坠,坠得天低低的,仿佛伸手便能托住它。闪电和雷声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一会儿像要把那块厚厚的大黑布撕裂开来,一会儿又把它当一面大鼓擂。远处的发射塔架,也被云层一点一点地裹了进去,看不见了。她仍沿着公路一直往外跑。山风呼呼,一会儿撩起她的头发,一会儿掀起她的衣角。在山风的拉扯下,苏晴不知跑了多远,足有五六里吧,直到看见远处马路边上那片营房:特别是那栋四层高的灰砖房,她才突然停下来。她知道不能再往前跑了,该回去了,正这样想着,硕大的雨点像婴儿的小拳头一样砸下来,先是稀稀落落的,很快就密密麻麻,再后来成了一根根又粗又硬的鞭子往下抽,抽得人头皮、脸生生地痛。她没有躲,这段路上,也无处可躲雨,离得最近的就是那栋灰砖房。大雨借着风势,推着她往前走,她想停都停不下来,只好顺着它捣腾着两腿向前跑、跑、跑。一边跑,一边情不自禁地背诵罗马尼亚女诗人布兰迪亚娜的诗:《雨的魔力》。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喜欢这首诗,第一次看见它时,就像被电击了一样,她这才明白,女人的心是相通的,是不分国界的。后来,她迷上了这首诗。尤其在雨中奔跑的时候,默诵它让她感觉特别有味道,甚至觉得这首诗是专门为她写的:
苏晴想,可不是?他背我下山,背我去卫生所,等医生处理完又把我背回宿舍,能不叫亲热?可苏晴知道,事情仅此而已,但谁会信?在这山沟里任何这类事情都会成为大新闻。看来,你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苏晴想,但是,别人没数,你自己还能没数吗?你除了接受人家的帮助,除了感激人家,并没其他的呀!
我爱雨,我狂热地爱雨,
没过两天,小道消息传开,说苏晴和司炳华公开恋爱了,好像他们早就恋爱似的;更有甚者说是他们要发喜糖了。那几天,凡是给苏晴打电话的人,都必问: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苏晴纳了闷,说我有什么喜酒可喝吗?问他听谁说的,对方又支支吾吾起来。苏晴也不知道,谁在传播这么不靠谱的事。有爽快的人干脆说,听说你和司炳华很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