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22/45页)
(36)全宋词补辑2 孔凡礼辑 中华书局 一九八一年八月出版
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得宋词近二万首,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不意尚有遗珠。孔凡礼先生据明钞本《诗渊》等书,又辑得宋词四百三十馀首,凡词人一百四十馀家,其中惟四十一人已见于《全宋词》,外一百馀家,仅十一家可考知其生年,六十馀家可略知其时代,馀六十家则无可考。
补辑之词,自毕大节、寇准至汪元量,包括宋代各个时期,为研究宋词者提供了新的资料。虽然多数为祝寿之词,但亦有可以反映时代社会之作。
本书编辑体例、版式、字形及开本、封面款式等,悉同《全宋词》,使购读者便于收藏。
《诗渊》为久已亡佚之古书,孔凡礼先生得见一仅存之明钞本,遂辑得如许宋词。本书卷首有孔氏撰《关于“诗渊” 和“诗渊” 中的宋词》一文,以代序文。
(37)涉江词 沈祖棻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二月
沈祖棻是当代著名女词人。祖籍海盐,世居苏州。早岁在南京中央大学肄业,从汪旭初(东)学为词,斐然可观。抗战十年间,侨寓蜀中,作词甚多。佳句流传,播在人口,一时声名籍甚。然当时所作,仅有油印本问世,局限于巴蜀滇黔,知之者犹未甚广。解放后,沈氏执教于武汉大学,一九七七年六月,以车祸逝世。其外子程千帆教授编其《涉江词》五卷,凡三百八十九阕,付湖南人民出版社排印,始得广为国内外词家欣赏。沈氏之词,才情骏发,反映抗战期间人民流离迁徙,生活艰危之状,哀音满纸,可为一代词史。方之李易安,或以为有过之云。
(38)清词选 张伯驹 黄君坦选 黄畬笺注 中州书画社 一九八二年三月初版
本书选录吴伟业至况周颐凡六十八家词一百七十五阕,以代表有清一代词苑。选录者张伯驹、黄君坦,皆词坛耆老,所取自具法眼。凡例云:“本编以《彊村丛书》内《词莂》所采有清一代词家为主,并加以扩充。” 似取舍宗旨,一以彊村为圭臬。然《词莂》所取仅十五家,今扩充者多至五十馀家,恐去《词莂》已远矣。词前有作者小传,词后有注释、笺评皆出黄畬手。然所谓笺评,实皆集录前人评论,非作者有新笺也。
(39)诗词散论 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重印
作者历任各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数十年,今在四川大学。一九四八年,曾编集其有关诗词之研究论文十篇,为《诗词散论》,在成都刊行。岁月既久,传本绝少,知交索阅,苦无觅处。一九八〇年,增入一九四三年所作一篇,共十一篇,重付刊印,即此本也。本书中论词者凡四篇:1 《论词》,2 《论李易安词》,3 《论辛稼轩词》,4 《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又《王静安与叔本华》一文,亦与词有关。
(40)瑶华集 上中下三册(清)蒋景祁编选 中华书局影印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瑶华集》为清初盛行之词选集,编者宜兴蒋景祁京少,亦词人。全书二十二卷,选录词二千四百馀首,为明末清初五百馀词人之作,刊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可以代表明末清初词学风尚。自王昶之《国朝词综》问世,此书遂被淘汰,无复版行,至今传本极少。今中华书局假北京图书馆藏本为之影印,分装三册,使罕见古籍,可以廉价得之,亦词苑之善举。
(41)金元明清词选 上下二册 夏承焘 张璋编选 吴无闻 黄畬 周笃文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一月
本书收录金元明清词共四百六十五首,由夏承焘、张璋二老选定,吴无闻、黄畬、周笃文合作注释。每家词前有词人小传,后有词语注释,并附录诸家评论,或编者分析笺解。卷首有《前言》一篇,概述金元明清词史,此文曾发表于《词学》第一辑。
清代学者,多以为词至金元以后,无足观者。吴蘅照谓“金元工小令而词亡” ,言其时北曲兴而词衰也。本书编者以为“词在金元明清各代中,都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在不同程度上嗣响宋人而且各具面目,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定的时代风貌。” 故编选此书,以供学者参考。
对于选词标准,在《前言》中也有所说明:“本书取材以思想健康,艺术性强者为主。思想无害而又艺术性较高,影响较大者,也酌予收录,以存各派风貌。黄色的,病态的,概不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