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21/45页)

此书原本排印颇多误字,今影印本均未改正。又舒氏原本有序文,此本已删去。这是本书的缺点。

(31)放翁词编年笺注 夏承焘 吴熊和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六月

本书为陆放翁(游)词的编年笺注本,分上下二卷,上卷为放翁入蜀前及蜀中作,下卷为放翁东归后作,附以无可编年者。各词之后,均有校记、笺注及编年,体例甚善。惟笺注部分,实皆注释,所谓笺者极少。卷首录夏承焘《论放翁词》一文以代序,卷尾附录研究文献六种,亦便学者。

四十年前,夏承焘讲授杭州之江大学,有学生苏州彭重熙创为《放翁词笺》。后二十年,又有学生四川刘遗贤作《放翁词注》。一九六三年,夏氏嘱吴熊和增删写定,成为此编。吴熊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配到杭州大学任教职,即从夏氏治词学,亦夏氏及门也。

(32)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选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七月初版

唐圭璋选释唐五代两宋词二百三十二首,加以简释。曾在香港《大公报》副刊《艺林》发表,今以单行本问世。卷尾有作者《后记》,说明其选释的宗旨,今全录于此,不烦更作介绍:

“清人周济、刘熙载、陈廷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至对一词之组织结构,尚多未涉及。各家词之风格不同,一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井井,足资借鉴。词中描绘自然景物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炼,声韵响亮,气魄雄伟,一经释明,亦可见词之高度艺术技巧。余往日于授课之暇,曾据拙重大之旨,简释唐词五十六首,宋词一百七十六首,小言詹詹,意在于辅助近日选本及加深对清人论词之理解。”

(33)学词百法 刘坡公著 上海古籍书店印行 一九八一年八月

本书分音韵、字句、规则、源流、派别、格调六个部分,列举词的各种创作方法,如音韵部分则有分别阴阳法、剖析上去法、检用词韵法等八篇;字句部分则有填字至七字句法、填对偶句法等八篇。全书重点在格调部分,从填十六字令法至填莺啼序法共九十八调,一般常用词调,皆在此中。全书共一百三十九篇,题名“百法” 者,言其多也。

此书为初学作词者的入门指导书,所述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无甚高论。原本为一九二八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今由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流传,惜未加检校,原本误处,均未改正。

(34)全宋词补辑1 孔凡礼辑 中华书局 一九八一年八月

唐圭璋辑录《全宋词》,收宋代词家一千三百三十馀人之词近二万首,然古书有隐而未显者,未可谓之已尽。孔凡礼得睹明钞本宋人《诗渊》等书,又辑得《全宋词》未收之词四百三十馀首,凡词家一百四十馀人,其中惟四十一人已见于《全宋词》,此外一百馀人为新发现的词人。

所辑词四百馀首,从毕大节、寇准到汪元量,包括了宋代各个时期。虽然多数是祝寿词,但也有一些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杰出作品,如华岳、赵希蓬、汪元量等人的词。

《诗渊》是一部类书性质的书,保存了不少久已失传的宋代诗文资料。孔凡礼作《关于“诗渊” 和“诗渊” 中的宋词》一文,对此书作了详尽的介绍,并考索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词人的生平,冠于卷端,以代序言。

本书编辑体例、排印版式、封面装帧,悉同于《全宋词》,以便购者璧合配套。

(35)宋词小札 刘逸生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初版

本书选释宋词七十五首,大多是著名之作,而历来解释颇有异同的。作者感于“有些选本,大抵以注出典故为已足,对于词的评论,又是以标举名句为多,通解全篇的著作,实在少之又少。至于谈论技法,则往往深奥难测。” 因此自出手眼,走自己的路,写成此书。作者自述其写作方法云:“我在本集里,并无高深之论,首先力求疏通文义,办法则是逐韵疏解,使整首词的意思明白显豁,然后再就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分析。对于前人的评论,虽间加征引,亦仅适可而止,不图枝蔓。其中我对某作品的理解或评价,或与前人歧异,则亦不避浅薄,详抒己见。” 这样,已可看出此书的内容与价值,无须另作评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