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弯的树枝:狂飘突进的民族主义(第6/10页)

但是事实是什么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持续起飞30多年。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西班牙《拉美新闻》网站2010年9月20日说:“巴西是新兴的世界强国”。美国欧盟2010年9月20日联合发表“2025年全球治理”的报告说,印度已经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当然,“金砖五国”中还有俄罗斯和南非。稍早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的发展也得益于全球化。事实表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不是陷阱,中国的发展也不是梦。那些抓住机遇,实施了恰当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了机会,也收获了丰厚的利益。

再看“光荣孤立论”。该书作者认为,中国无法利用美国、欧盟、日本之间的矛盾,连俄罗斯也不可靠。因此,“中国应该做好光荣孤立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不是要回到过去“自力更生”的局面吗?这一番言论提示我们,民族主义高涨的结果,会导致闭关锁国的封闭意识。

让我们看看邓小平是怎么说的。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讲话说:“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19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讲话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二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20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说:“拿中国来说,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21

邓小平这些话实为黄钟大吕,一语中的。如果按照《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一书指的路走下去,会不会又一次“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2000年5月,杨斌的《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彻底否定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中国周围,打倒美国英国。

杨斌说:“美英操纵国际权威机构大肆鼓吹的全球化,是指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一系列政策,剥夺和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主权,放弃政府干预政策,任凭自由市场调节,拆除一切阻碍商品、资本、信息流通的障碍,促使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的优势,不受约束地摧毁和控制当地民族工业,加深不平等的经济分工和贸易交换关系……全球化造成了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仅有少数富人和跨国公司是受益者,它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遭到摧毁……全球化是自然而然的进程的说法,纯粹是蓄意编造的一派胡言。80年代,美英右翼保守政府上台后,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才成为捍卫资本自由的工具。”22

杨斌说:“美英大肆鼓吹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乃是为了以软战争打开弱国大门,推行新殖民主义,重新征服并控制全世界。”

怎样看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杨斌认为,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让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主要不是基于经济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企业无法与美国和西方的企业竞争,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

杨斌说:“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冲击增大,很可能导致众多行业的市场进一步萎缩,各种类型企业陷入更大的经营困境,甚至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触发经济危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难增加出口,一旦大量进口和外资涌入中国,许多行业如汽车、冶金可能遭受沉重打击,巨额投资和银行贷款将成为坏账,牵连到相关的机械、钢铁、化工等行业,生产过剩和经营困难可能进一步加剧。”“入世后农产品市场过度开放,可能导致大批农民陷入困境。”

杨斌说,全球化和世贸组织都是美英向全世界发动软战争的利器,其破坏力能产生超过核弹的巨大破坏威力。杨斌认为,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也是实现帝国主义控制世界的阴谋的一部分。

怎么办呢?杨斌多次在书中呼吁:“中华文明应责无旁贷肩负起反霸责任……中国应广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再次形成反对美国霸权的统一战线,共同铲除美英地缘权谋文化的毒瘤。这样,才能创造各种文明和谐发展的环境,争取形成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