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7/26页)
[126]尼普顿,古罗马宗教中所信奉的神灵。原为淡水之神,到公元前399年,人们已把他同希腊宗教中的波塞冬等同起来,成为海神。
[127]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也是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把二十六年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借助逼真的意象,极大的感性美和通过神话传说表达哲理而探索诗的完美境界的艺术生涯。其主要作品有《睡眠与诗》、《伊萨贝拉》等。1823年2月23日死于罗马。按照他的嘱咐,墓碑上刻着“此处长眠者,声名水上书。”但从阿拉伯文直译,却当译为“其名用水书”。
[128]墨尔波墨涅,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之一,主管悲剧与竖琴演奏。在希腊艺术作品中,她的表征是悲剧面具和赫拉克勒斯之棒。
[129]朱庇特,古罗马和意大利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的宙斯。
[130]堪他尔,重量单位,等于44.928公斤。
[131]耶利米,犹太人,大祭司希勒家的儿子。他原为便雅悯地区拿突城的祭司,奉上帝召见之后,成为列国先知。在约雅敬、约雅斤、西底家三个犹大王朝时期,耶利米一直四处传道,说了很多预言。因他所说的预言触怒当局,一再受到迫害。犹大国王西底家第十年,因他说了西底家必被巴比论王打败的预言,就被西底家囚禁起来。巴比论王攻破耶路撒冷城后,却把耶利米放了出来,并送给他粮食和礼物,让他自由选择去向。相传,《圣经》中的《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为耶利米所作。
[132]约旦河,《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详细描述了耶稣的生平故事。据故事,耶稣在伯利恒降生。耶稣长大后,听说先知约翰在约旦河传道,并为众人施洗。于是耶稣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起初推辞,在耶稣坚决要求下,约翰给他施洗。
[133]伊甸园,《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造了一男一女,并将二人安排在伊甸园里,让他们结为夫妻。夫妻二人受蛇(魔鬼)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果,顿时眼睛明亮,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便摘树叶来遮盖。上帝得知后,便将二人赶出了伊甸园。
[134]《传道书》,是《圣经旧约》中的一卷书,属《圣录》。为犹太智慧之书。本卷书共十二章。相传为所罗门所作。书中用生动语言来谈人生的宗教哲理,宣传九个方面的思想:万事皆属虚空;万事均有定时;上帝决定一切;人的劳碌无益;人世不平;人终究一死;厌世与恋世的矛盾观;人当尊重智慧之美;人必敬畏上帝。
[135]所罗门,古代以色列国王,犹大伯利恒人。他重知识,求智慧,人们把他看成智慧的化身。他是政治家,又是作家和学者。在位四十年,死后,由儿子罗波安继位。
[136]以太,19世纪物理学理论中认为普遍存在的物质,它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起媒介作用,与弹性物质(如空气)在声波传播中起的作用很相似。以太曾被假想为透明、无重量、无摩擦阻力,而且用化学物理实验都不能探测,并渗透所有的物质和空间。
[137]台德木尔废墟,叙利亚著名古迹,系季诺碧亚女王(公元267-272在位)的帕米拉王国故址。位于大马士革东北台德木尔30公里。
[138]以赛亚,《圣经》人物,犹大人,著名先知。他反对偶像崇拜,坚持一神论原则。他告诫人们:除了上帝耶和华,再无别的真神。人们背离上帝,所以灾难重重,只有信奉上帝,才能得到拯救。他一生说了很多预言,诸如:亚述必灭的预言,以色列人被掳的预言,巴比伦败落的预言,基督降生的预言,等等。后来都成为史实。荣获文学巨著美称的《以赛亚书》,相传为他所写。
[139]约翰,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他是渔夫西庇太的儿子。一天,他和哥哥雅各在船上补网,被耶稣召唤,跟从了耶稣,后来成为耶稣喜欢的门徒。耶稣死后,他不畏艰险,宣传福音,创办基督教会。相传,《圣经》中的《约翰福音》、《约翰书》和《启示录》,均为他所作。
[140]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神曲》为其代表作,由《地狱》、《炼狱》、《天国》三部分组成。
[141]多福河,神话传说中天堂里的一条河。
[142]伊希斯,古埃及最崇敬的女神。
[143]指法里斯·西德亚格(1805-1887),黎巴嫩著名语言学家,主张社会改革,抨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
[144]指艾迪布·伊斯哈格(1856-1885),生于大马士革,后去埃及从事戏剧和新闻工作。主张实行民主,建立议会,维护民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