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4/26页)

[657]希律,《圣经》人物,又称大希律,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第一任犹太国王。他为了除灭刚降生在伯利恒的耶稣,下令屠杀伯利恒内两岁以下的男孩。约瑟带耶稣逃往埃及不久,希律死了。

[658]此处指同夫之妻之间的互称。

[659]摩西,《圣经》人物,古代以色列人的领袖。他带领以色列人历尽艰难,在旷野战斗四十年,征服了民族敌人,清除了叛逆党人,教育了广大民众,最后来到约旦河东地,还未来得及过约旦河到达目的地迦南,他就死在尼波山上,终年一百二十岁。

[660]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

[661]太阳城,即巴勒贝克城,古人称之为“太阳城”(希里尤布里斯),该城为崇拜此神而建。史学家一致认为它曾是叙利亚最美的城市,至今仍存的废墟,多为罗马人进攻叙利亚后所建。——原注

[662]阿施塔特,古腓尼基人的伟大女神,他们在苏尔、赛以达、朱拜勒和巴勒贝克等地崇拜之。人们说她是“生活火炬的点燃者和青年守护神”。希腊人从腓尼基人学到崇拜该神,称之为爱与美主神阿芙洛狄忒,罗马人则称之为维纳斯。——原注

[663]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认为,女妖一旦恋上一男子,便阻止他结婚;即使让他结婚,也会对其新娘施妖术,或置之于死地。这种富有诗情的信仰至今仍盛行于黎巴嫩的部分农村。——原注

[664]伊斯兰先知说:“你们原是死的,而他以生命赋予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然后你们要被召归于他。”印度菩萨说:“我们昨天在这生命中,我们现在已来到了,我们将回去,直到变为像众神灵一样的完美者。”——原注

[665]侯赛尼人是一阿拉伯部族,至今仍住在巴勒贝克平原上的帐篷里。——原注

[666]贝杜因人,指阿拉伯逐水草而生活的游牧人。

[667]亚当是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第一个男人,是人类的始祖;被上帝安置在伊甸园里看管园子。上帝见他独居可怜,就为他创造一个女人,名叫夏娃。于是亚当和夏娃合为一体,成为夫妻。因受蛇(魔鬼)的引诱,夫妻二人偷吃了禁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以耕种为生。亚当享年九百三十岁。

[668]玛尔塔的姓源于“巴尼”,黎巴嫩北方一个美丽的村庄的名字。——原注

[669]此处的叙利亚指历史地理上大叙利亚,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等。

[670]燕子,一种鸣禽,羽毛呈黑色,喙稍长呈黄色,啼声似歌,悦耳动听。

[671]《新约》,即《圣经新约》,也叫《新约全书》,是《新旧约全书》的后一部分,为基督自身创制的经书。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关于经书为上帝与人所订立的契约的说法,认为他们创制的这部经书,是基督降世后上帝与人订立的新契约,所以称为《新约》。

[672]该修道院位于黎巴嫩北部,名为“先知以赛亚修道院”,里面住着数十位修道士。——原注

[673]复活节,基督教会的重大节日,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第三天复活。根据西方教会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节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根据东方教会传统,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674]以赛亚,《圣经》人物,亚摩斯的儿子,著名先知。他一生说了很多预言,诸如:亚述必灭,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败落,基督降生,等等。

[675]髑髅地,耶稣殉难之地。据《圣经·新约》中的《福音书》称,耶稣在这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676]M.E.H.系纪伯伦的毕生好友玛莉·伊丽莎白·哈斯凯勒(1873-1964)女士英文名字的缩写。

[677]此处特指史书上的大叙利亚,包括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因这块地方曾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

[678]犹太国系位于死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古代王国。此处泛指巴勒斯坦、黎巴嫩一带。

[679]苦西瓜,沙漠中的一种植物,叶子和果与西瓜相似,但很小,堪称袖珍西瓜。极耐干旱,瓜味极苦,阿拉伯妇女为了给孩子断奶,多将瓜汁抹在乳头上。入药,为强烈泻剂。译者刚从科威特沙漠上采得七只苦西瓜,现放在书桌灯下。(2000年11月8日)

[680]《伊斯法罕曲》,一种乐曲,请参看纪伯伦传世经《音乐短章》中的“伊斯法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