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家园(第12/35页)
终于有一个穿制服的男人来找他。“先生,您就是那个带猩猩的人吗?(10)”他问。
彼得一脸茫然。
“猩猩?”那人说,一边做出挠胳肢窝的动作,嘴里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
“是的,是的!”彼得连忙点头。
他们出了安检口,那人一直亲切地用葡萄牙语和他攀谈。彼得频频点头,尽管他一个字也听不懂。他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父母用葡萄牙语对话的腔调,那是一种含糊不清的忧伤低语。
笼子放在一个停机仓库中央的行李推车上。几名机场员工围在一旁。彼得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不过这一次是出于高兴。那些人正饶有兴趣地谈论着那只猩猩。奥多还在昏迷中。那些人问彼得问题,他只能抱歉地摇头。
“他不会讲葡萄牙语。”带他来的那人说。
大家开始打手势。
“你带他来做什么?”一个人问。他双手手心朝上,在面前摆动。
“我要去葡萄牙高山区。”彼得回答。他用一根手指在空中画出一个长方形,说“葡萄牙”,然后指向长方形的右上角。
“啊,葡萄牙高山区。上头那个产犀牛的地方。”那人回答。
其他人都笑了。彼得点点头,虽然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发笑。犀牛(11)?
他们最终想起了自己的职责。他的护照被查验、盖戳;奥多的文件被签字、盖章,一式两份,一份给彼得,一份存档。办妥了。一个人做出推车的动作,示意这个外国人和他的猩猩可以走了。
彼得的脸唰的一下白了。在过去两个月的亢奋中,他忘记了一个细节:他和奥多要怎么从里斯本去葡萄牙高山区?他们需要一辆车,但他没有提前安排。
他把双手手掌向外伸出。“等等,我需要买一辆车。”他上下转动拳头,模仿握方向盘的动作。
“一辆车?”
“是的。我在哪儿能买到一辆车,哪儿?”他搓着拇指和食指。
“先生,你想买一辆车?”买——听上去没错。
“是的,是的,买一辆车,哪儿?”
那个人叫来另一个人,两人开始讨论。他们在纸上写了几个词,递给彼得。上面写着Citroën(12)和一个地址。他知道法语里citron是柠檬(13)的意思。他希望这不是一个坏兆头。
“近吗,近吗?”他把手指朝自己拢在一起。
“是的,很近。出租车。”
他指了指自己,然后指向外面,再指回自己。“我现在过去,一会儿就回来。”
“好的,好的。”那人点点头。
他匆忙离开。他身上带了相当数量的加币和美金,还有旅行支票。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带了信用卡。他把所有钱都换成了埃斯库多,然后跳上一辆出租车。
那家雪铁龙经销商离机场不太远。待售的车型都很怪异,圆滚滚的。其中一辆有着优雅的线条,但是太贵了,而且对于他来说太大了。最终他选了入门款——那辆土灰色的玩意儿看上去像是用金枪鱼罐头做的。完全没有配饰,没有收音机,没有空调,没有扶手,没有自动挡,甚至没有可以摇起的车窗。车窗分为上下两爿,下爿像翅膀一样可以活动,能够翻起来卡在上方。这辆车也没有固定的车顶和玻璃后窗,只有一块结实的篷布,可以解开向后翻起,上面嵌了透明的塑料窗。他试着开关车门。感觉这辆车就快散架了,只能勉强算是车,店员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扬起双手把这辆车捧上了天。这辆车的名字也让彼得有些迟疑:2CV——这压根儿算不上名字,仅仅是个编码。他更想要一辆美国车。但他在奥多苏醒之前就得有一辆车。
他点点头,打断了店员——他买了。那人笑逐颜开,领着他进了办公室。他查看了彼得的国际驾照,填好文件,收了钱,给彼得的信用卡公司打了电话。
一小时后他开车回到机场,车的后窗内侧贴着临时车牌。换挡很费劲,操纵杆从面板上直直地挺出来;引擎声音很吵,车开起来也不稳。他停下车,回到仓库。
奥多还在沉睡。彼得和机场工作人员把笼子推到车旁。他们把猩猩挪到后座上。这时问题来了。笼子就算是收起来也装不进2CV局促的后备箱,更别说把它绑在软塌塌的顶篷上了。彼得没有纠结。这东西就是个累赘,而且奥多压根儿就没用过它。机场工作人员好心地帮他处理掉了。
彼得最后一次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护照和文件都在身上;葡萄牙地图已经拿出来了;行李塞进了后备箱;猩猩躺在后座上——可以出发了。只是他感到精疲力竭,又饥又渴。他定了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