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骚乱的信息(第63/63页)
“我很清楚,阿尔玛,你自己有能力起草明确合法的文件。”“可你认识我这么久了,普鲁登丝。你看过我这辈子做过任何我们的爸爸没有允许、没有指示我做的事吗?想想看,普鲁登丝!你看过吗?”普鲁登丝转过头去。而后,她的脸垮了下来,她的矜持终于瓦解,她痛哭起来。阿尔玛把她的妹妹——她这个非凡、勇敢、几乎不被她了解的妹妹—— 拥入怀里,两个女人久久站在那里,默默拥抱,普鲁登丝则哭泣不已。
最后,普鲁登丝抽出身来,擦了擦眼泪。“我们那位最慷慨的父亲在这意想不到的功德中,留了什么给你?”
“现在用不着挂念这个,普鲁登丝。我拥有的,远超过我的需求。”“可是他究竟留了什么给你?你必须告诉我。”“一些钱,”阿尔玛说,“还有马车房——或者不如说,我在那里面所有的财物。”
“你打算永远住在马车房?”普鲁登丝问道,感动而困惑,再次握住阿尔玛的手。
“不,亲爱的。我永远不会继续住在白亩庄园附近,那里现在交由你照管了。但是在我离开一段时间的时候,我的书和我的东西将留在马车房。最后我会找个地方安定下来,到时候再请人来拿我需要的一切。”
“可是你打算去哪里?”
阿尔玛忍不住笑了起来。“喔,普鲁登丝,”她说,“我告诉你的话,你只会以为我疯了!”
[24] 没药,又名末药,为某些橄榄科植物的干燥树脂。——编者注
[25] 理查德·欧文,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曾对许多脊椎动物进行分类与命名,也是最早采集和研究恐龙的主要学者之一,“恐龙”(Dinosaur,意为“可怕的蜥蜴”)一词就是他在一八四二年创造的。——编者注
[26] 沃尔特·胡德·菲奇(Walter Hood Fitch,一八一七年至一八九二年),苏格兰植物插画家。他共创作了约一万幅插画,其中为《柯蒂斯植物学杂志》创作了约两千七百幅插图。 ——编者注
[27] 雅各布·波墨(Jakob Boehme,或作Böhme)(一五七五至一六二四年),德国神秘主义者和神智学家,出生在格尔利茨附近,在那里他作为一个鞋匠度过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波墨声称他的哲学是通过与上帝的交流发展而来的,它强调善与恶存在于所有的实在之中,善恶之间的冲突斗争是宇宙的创造力量。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如G. W. F. 黑格尔、亚瑟·叔本华、F. X. 冯·巴德尔,以及威廉·布莱克等人。他的著作包括《曙光》(一六一二年)、《伟大的神秘主义》(一六二三年)以及《走向基督之途》(一六二三年)。 ——编者注
[28] 以赛亚是《旧约·以赛亚书》的作者,生活在公元前八世纪,在其生活的年代以先知的身份侍奉上帝。文中所引经文出自《以赛亚书》四十章六、七节。——编者注
[29] 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 约一二○○至一二八○年),是一位中世纪欧洲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著作有《神学大全》等,对科学精神在欧洲的复兴有一定的贡献。——编者注
[30] 《新约·马太福音》的第五章到第七章记载有耶稣在山上所说的话,其中最著名的论福的观点,被认为是基督徒言行的准则。“野地里的百合”出自《马太福音》第六章二十八节。——编者注
[31] 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日夜思念他们的故乡,但被要求在此唱歌作乐,因此将琴挂在柳树上以示抗议。——编者注
[32] 布朗森·奥尔科特,美国哲学家、教育家。他是超验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影响了十九世界哲学思潮和教育改革的方向。——编者注
[33]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文学家,一八三六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编者注
[34] 原文为“Mariage Blanc”,意为形式上的婚姻。——译者注
[35] 所多玛这个地名首次出现在《希伯来圣经》,因为城里的居民不遵守上帝戒律,充斥着罪恶,被耶和华毁灭。后来成为罪恶之城的代名词。——编者注
[36]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以《随笔录》三卷留名后世。——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