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14/14页)

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鞋匠。

————————————————————

[1] 《圣经》中无底坑使者、恶魔。详见《圣经·新约·启示录》第九章。

[2]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3]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流行于美国中西部的骰子游戏。

[4] 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1667—1745)所著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

[5] 克尔恺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著有《非此即彼》、《人生道路的阶段》等。

[6] 米尔顿·伯利(1908—2002),美国喜剧演员,在电视初期很受欢迎,有“电视先生”之称。

[7] 圣托马斯(1225—1275),意大利神学家。

[8] 大卫王(?—前962),古以色列国王。据《圣经》记载,系耶稣的祖先。

[9] 塞内加(前4—65),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和剧作家。哲学著作有《论天命》、《论幸福》等,剧作有《美狄亚》、《奥狄浦斯》等九部。

[10] 苏仁方丈(1081—1157),法国圣尼丹尼寺院方丈。

[11] 德国文化名城。

[12] 唐·乔凡尼(1403—1482),意大利画家。

[13] 洛克(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等。

[14] 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古雅典政治家、军事家。

[15] 西塞罗(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著有《论善与恶之定义》、《论国家》、《论法律》等。

[16] 雅典娜,希腊神话中智慧、技艺和战争女神。

[17] 米诺斯人:即古代希腊的克里特岛人,他们创造了米诺斯文化(公元前3000—前1100),即克里特青铜时代文化。

[18] 加尔文(1509—1564),法国神学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的创始人。

[19] 瓦尔特·罗利爵士(1554—1618),英国探险家及政治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宠臣,早期美洲殖民者。

[20] 卡莱尔(1795—1881),苏格兰散文作家、历史学家,著有《法国革命》等。于是我问他厕所在哪儿,他告诉了我。等我回来时,他好像对自己那本著作又恢复了兴趣,想再进一步讨论一下。他说,他相信我正是帮他写书的适当人选。接着,他开始向我讲了总的提纲。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异教徒,第三部分:基督徒等等,第四部分:最大幸福实例。他的激情重又高涨起来。他脱下一只拖鞋,把它放在咖啡桌上的一本书或贴集簿上。还不时地把它穿上又脱下。他讲基督教原本是针对底层的人和奴隶的,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有钉在十字架上、活活钉死等这种酷刑来表示殉教精神的伟大。而在相反的一面,即幸福的一面,也应该有同样的深度。没有罪孽的欢乐,没有忧郁的爱情,繁荣昌盛。不再老是出现破坏和毁灭的事。啊,充满爱的伟大时代,一代新人的岁月!贫穷可怜、愚昧无知、外形受损的人不再为自己的谎言所束缚,不再是从摇篮里起就是个说谎者,受贫困鞭挞,一身懦夫气味,像臭粪坑一样的妒忌之心,像烂白菜一样的麻木不仁,像蛆虫一样美丑不分,像虾米一样不负责任,像蚕一样只知吐丝作茧自缚。哭无泪水,笑无力气。残忍,混账,像寄生虫,鬼鬼祟祟,满腹牢骚,焦虑不安,但又松垮懒惰。像个在军士粗叱下受训,成天提心吊胆的普鲁士士兵。罗贝口若悬河地朝我倾吐,他整整说了这么一大通。

[21]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著有《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22] 托尼(1880—1962),英国经济史学家,著有《贪得无厌的社会》、《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等。

[23] 一种形似吉他的半梨形拨弦乐器。

[24] 原文为西班牙文。

[25] 原文为西班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