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第18/47页)

“年轻人自出生时起,就被人宠爱着,娇惯着,要什么有什么,谁都得满足他们的奢求,不满足就闹,但他们如此狂妄不羁地踏入社会之后,只有在不停地遭到羞辱、顶撞冒犯,事事都不能随心所欲,然后才知道改正。为了让我的儿子不致接受这种屈辱的教育,我就首先让他对事物有一个更为正确的认识。一开始,我就让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因为我深信孩子初期天性的活动总是好的,健康的。但是,我很快便发现,孩子们以为他们有权利要求别人服从他们,因此他们几乎是从一生下来,就脱离了自然状态,照着大人的样子学,沾染上大人的恶习,由于大人的不检点,使孩子养成了一些坏毛病。我发现,如果我对他的所有无理要求全都加以满足的话,他一定会得寸进尺,因此,必须对他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一概予以拒绝,平时就得让他习惯于这个度,否则您拒绝他的无理要求时,他就会受不了的。虽然在他懂道理之前我无法让他一点委屈都不会受,但我宁愿让他受到的委屈尽可能小一点,早一点。为了让他适应遭到拒绝的痛苦,我首先就逼迫他服从我的拒绝,而且,为了使他心里的委屈时间别太长,别太伤心难受,别变得倔犟顶牛,所以我只要一拒绝,就绝不松口。当然,我也不是老是在拒绝,而且是在考虑再三之后才加以拒绝的。凡是答应给他的,他只要一开口,马上就无条件地满足他,而且,我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慷慨大度的,但是,他死乞白赖地纠缠不放,那他是什么也捞不着的,即使是又哭又闹又求又告,那也无济于事。对此,他已完全了解,所以就不再来这一手了。我只要是说声不行,他就不再闹了,当他看见我把他想要吃的糖果收起来,把他手里捉住的鸟儿放走,他也不再赌气噘嘴,因为他感觉到了,即使再怎么闹也不顶用的。我把他手里的东西拿走,他也觉得无所谓,心想不就是自己占有不了了么;而我拒绝他的东西,他也不以为然,心想不就是得不到了么。他不会拍桌子踢板凳,免得伤了自己,他也不打拒绝他的人。在种种让他难过的原因之中,他感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要求太过分,是自己太柔弱所致,而不是别人存心气他……等一等!”她见我要打断她,便急切地说,“我已料到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请听我先给您解释一番。

“孩子们之所以哭哭闹闹,是因为我们把他们的哭闹太当一回事了,这或者是因为想迁就他们,或者是想拒绝他们。他们一看大人害怕他们哭闹,他们就越哭越来劲儿,有时候甚至一哭就是一天。为了止住他们哭闹,无论是迁就还是吓唬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办法,而且几乎是毫无效果的。如果一听见他们哭,马上就觉得不得了了,那这就成了他们没完没了地哭闹的理由了,相反,当他们看见大人没有反应,那他们哭哭也就不哭了,因为小孩同大人都一样,谁也不愿意干吃力不讨好的事的。我家老大就是这样。一开始,这个爱叫爱闹的小家伙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是好,可现在,您也看见了,家里听不见他的吵闹声了,好像家里没有小孩子似的。他身体不舒服时会哭,但那是本能的声音,是不能压制的,可是,现在,他没什么不舒服的了,他也就不哭了。因此,我对他的哭喊非常关注,因为我知道他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哭的。这样,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到底哪儿疼,是病了还是没病,而好些人就没有用这么一种好的办法去对待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只是为了让人哄哄才在哭的孩子。另外,我承认,乳母或女管家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没什么比听见孩子一个劲儿地哭闹更让人心烦上火的了,而乳母和女管家只顾眼前而不顾将来,不知道今天止住了孩子的哭闹,明天他会哭闹得更厉害。最糟糕的是,孩子所养成的犟脾气,等大了以后,肯定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三岁时让他哭闹的那个同样的原因,待他到了十二岁上,则会让他学会顶撞大人,待他到了二十岁时,则会成为一个爱与人家吵架寻衅的人,而到了三十岁时,就变得专横跋扈,而且,一辈子都是个让人无法忍受的人。”

“现在,我来解答您的疑问,”她笑吟吟地对我说,“从我给予的所有东西中,孩子们很容易就看出了我是想让他们开心的;而在我所要求于他们的或拒绝他们的事情中,他们无须问也该猜想到是什么原因的。这是我在必要时放弃说服办法而采取专断态度所获得的另一个好处,因为他们有的时候虽然看不出我这么专断的缘由,但他们自然地就能明白其中必有道理。相反,你只要有那么一次让他们说了算,那他们就会认为什么事情都得听他们的,那他们就会变成诡辩派,耍小聪明,耍小心眼儿,变得非常狡猾,想方设法也要把那些说不过他们的不善表达的人弄得哑口无言。当你不得不跟他们讲一些他们听不明白的事情时,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费尽口舌,他们也都置诸脑后,不去理会。总之,让他们明白道理的唯一的办法,不是跟他们讲大道理,而是让他们明白,他们还小,还不懂道理,因为这时候的他们,总是从正面去理解事物的,除非你有意让他们另有所想。他们很清楚,我很爱他们,因此他们相信我是不会让他们受苦的;而在这一点上,孩子们是很少会弄错的。因此,当我拒绝孩子们什么的时候,我绝不跟他们说大道理,我不跟他们说我为什么要拒绝,但是我在方式方法上尽可能地让他们看得出来我为什么这样,有的时候是在事后告诉他们为什么。通过这个方法,他们便渐渐地明白了,我若是没有很好的理由是绝不会拒绝他们的,尽管他们并不能每次都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