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15/22页)
这使李益感到很为难,因为他这次来,已经答了霍小玉接她一起到郑州去的。
卢方这个要求并不过份,使他很难推托,可是对霍小玉又将如何交代呢?
略略踌躇了一下,李益觉得目前无须决定得这么早,且不必拒绝,一切都含糊答应好了,因为问题不是在卢方而在卢闰英身上,只要把卢闰英那边敷衍好了,任何承诺都作不得数的;因此他很技巧地道:“家母要甥儿前来,是取得姨丈姨母的首肯,然后她老人家还要亲来求姻,有什么吩咐,大人一并跟家母说好了,她老人家无不答应的。”
这不是一个肯定的回答,然而听起来,似乎完全答应了,而且比卢方要求还多。
卢方显然十分满意,含笑执着他的手,因为他们是边谈边行的,这时也走到了大厅了。
盛宴早备,客人也在一边书房里等了好一会儿了,卢方把李益为他们一一引见。
这三个都是当朝炙手可热的红人,有的却是初会。有的是以前在酬酢的场合见过一面,但也祗是匆匆一晤而已,因为李益的交往还打不进这个圈子。
席中门下省王侍郎是正二品大员,以唐代官制,也算是入阁,够资格称相了。
李益这些地方很得体,他管王侍郎,称阁老,自己却没有称卑职,而以小侄自称。
这显示他与主人的关系很近,也是向那三个人套近乎,藉以避免官场的拘束,也表示了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别的年轻人而言,这似乎比较托大,但是李益有资格托大,他的大伯李揆是这些人的前辈,他的姨丈卢方也在座,表现得过份谦卑,反而令做主人的卢方不好看。
卢方很满意,这个年轻人的应对进退恰如其份,使他感到很光采。
肃客就宴。菜很丰富,但宾主吃得很少,这餐饭本来就不是为了享口腹之欲,主要的是谈话。
谈话内容也着重在那次诛杀鱼朝恩上面,因这是一件大事,这几个人得以走红于当今全是由那件事而起的,只是他们都未曾参预,虽已由傅说中听过一些情形,到底语焉不详,因此他们问得详细。
李益说得也详细,从汾阳王召宴,帝驾与鱼朝恩闯席,到如何诛了鱼朝恩,点滴不遗。
口才好,记性也好,连席中客人说过的话,以及任何一个小的情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身经其事,而且又是主谋者,总成其举,整个情节在李益口中说来,自然比谁都详尽,因为有些事是他与黄衫客,贾仙儿,贾飞等人暗中商量,连其他身经其事的人,都不会比李益更清楚了。一段故事说完了,菜上了五六道,却只放在面前凉着,没人动一下,倒是添酒的人忙个不停,因为每个人都是听到紧张处就忍不住举盅喝一口,胡里胡涂,谁都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
王阁老首先道:“老夫听说鱼朝恩一身气功,有刀枪不入之能,怎么会轻易被诛了,原来是世兄请得三位江湖中的高人来诛奸,难怪能一举成功了!”
李益笑笑道:“阁老明鉴,小侄虽与此等高人为友,却也不相信血肉之躯真有能御金刃之轫,但那天却不能不信,要不是那天贾飞兄先用网子把他给网住了,跟着黄衫客再以沸油浇下去,恐怕还是无法诛却此獠。”
卢方笑道:“湖海每多异能之士,这倒是有的,下官在河西接获圣上密旨,物色勇士以为诛奸之用,结果我找到了两个胡僧,下官也亲试其技,他们确有斧刃加身不伤之能,只是没有机会用上。”
尤侍郎笑道:“这么说来竟是李十郎掠了大人之美了。”
卢方笑道:“这倒不然,鱼朝恩奸狡异常,下官觅妥人选之后,曾专遣密使来京,圣喻说暂时勿遣彼等来朝,因鱼监耳目密布,胡僧又长相奇特,碧眼朱髯,容易引人注目,稍有异动,反而提高他的警觉,而且照敝甥的叙述看来也奈何不了他,这两个胡僧虽然身强力大,行动却十分笨拙,角监身轻如燕,恐怕反为所乘!”
王阁老抚髯笑道:“鱼逆就是仗持着身怀异能,所以才敢孤身犯险,而且在他的私邸还养着不少奇技异能之士,那天到汾阳王府赴宴,他已经微有知觉,恃着艺高胆大,不以为意,诛逆虽然成功,但是老夫以为最高的还是那位贾氏夫人预先请得御笔亲谕,赦了那些人的附逆之罪,再把他们带着远离京师,才是釜底抽薪之计,否则鱼逆虽诛,京师朝臣中跟他通声气者不少,为求自保,会同其所蓄爪牙作起乱来,祸患较之数十年前,安禄山陷京尤为严重,那次是变由外生,长安已经有了准备,圣驾尚能在匆促中西行避乱,而一些忠心朝臣,也还来得及在灵武拥太子监国勤王,这一次变生肘腋,谁都没有准备,连国本都将为之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