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1926年补充(第14/14页)
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即使承认(我并非要做让步)以充分力量运用制空权并不能打败敌人,但无可争辩的是制空权能给敌方带来严重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从而对战胜它做出有效贡献。因此,即使不考虑制空权所能起的作用,也必须主宰我们的天空。陆军和海军首先关心的应当是看到自己的航空兵夺得了制空权,否则他们的一切活动将会受到掌握制空权的敌人的妨碍。
虽然陆军和海军部队还没有充分认识航空兵的价值,但他们确实感到必须保护自己免遭空中攻击。能够飞行,通过飞行去进行作战活动,仅仅这一点就应成为考虑改进陆上、海上战斗的决定性内容。可以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认真注意到空中力量的威力和它对陆海军及国家整体资源的影响,今后就不能再设想建造室外露天油库了。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天空,自然也就能控制地中海上空,也就是控制了地中海。如果我们希望有一个光辉的前途,地中海就应属于我们。独立空军应当成为意大利的坚盾和利剑,用它为意大利创造未来。
目前这些思想还处在萌芽阶段,但是可以肯定,首先学会正确运用它的国家将会胜过所有其他国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有国家的独立空军都将采取类似形式,正如它们的陆海军很久以来那样。今天,独创性可能还有用,明天就要考虑更高的质量了。意大利尽管比别的国家穷,但由于人民的天赋,我们仍能为自己锻造一支独立空军,赢得其他国家的敬意。
多年来我一直在阐述这个主题,我准备继续阐述,相信我作为一个公民和战士在尽自己的职责。同时,正当我国政府力求领导意大利走向光明前途的时期,我也在尽力地配合工作。我们拥有创建优等空中力量的一切必要条件:勇敢的飞行员,有才干的技术员,大批熟练的能工巧匠,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自己目标和如何使之实现的强有力的政府。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是团结起来埋头苦干,坚决攀登顶峰,绝不后退。
航空已经脱离了它那初期的、应当说带冒险性的阶段,现在已进入一个工业生产时期。最初,它的目标仅简单是飞行,现在它的目的是要通过飞行去完成某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在平时缩短远程距离,战时进行战斗。我们进入这第二个时期,应当决心努力在空中做点什么,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做得更好。
注:由于各种原因,本书手稿付印与它的出版日期之间相隔将近一年。在这期间,许多国家已在使用2000马力的飞机,6000马力的飞机正在制造。这正可以实现制造战斗轰炸机(类似突击力量中的战列舰),也是按照我在本书中阐述的思想建设真正的独立空军的基础。面对这些巨型飞机,它具有强大的武器,坚固的装甲,足以飞越海洋的活动半径,每一架都能破坏一座城市的要害中心,那么还要死守一战中通行的飞机使用观念吗?100架6000马力的飞机造价相当于一般无畏舰,但是一个国家一旦在夺得制空权后能够保持100架、50架即使20架这种飞机,它必定会胜利,因为它将能在不到一星期内摧毁敌人整个社会组织,而不管它的陆军和海军能做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还能否认这场革命吗?还能拒绝承认作为本书基础论断的正确性吗?即制空权是赢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1] 本篇章节由英译者添加的——编者注。
[2] 战斗轰炸机原文为战斗飞机(battleplane),为避免与战斗机相混,按其含义译为“战斗轰炸机”,但与现代的歼击轰炸机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