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德美誉(第18/18页)

继续说王恭的故事。

他是当时的名士,被不少人景仰。但也有人认为: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如,一个叫江敳的人就很看不起他。此人官至骠骑咨议,有声名。王恭想请江做自己的长史,便于一日清晨去其家拜访。

江敳还在睡觉,王恭便坐等厅中。

江敳起床后,没搭理王恭,而是叫侍从取酒独饮。

王恭有点尴尬,说:“您怎么可以一个人喝?”

江敳抬头道:“啊,你也在啊?也想喝酒吗?”

王恭说明来意,江敳未置可否。王恭这酒显然喝得不愉快,最后起身而出。

还没走出门口,江敳便于身后感叹道:“人自量,固为难!”意思是,一个人正确地估量自己,到底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儿!

在东晋后期的名士圈里,王恭是排名三甲的人物,但江敳却不买他的账,他没直接拒绝王,而是用了句“也想喝酒吗”,让王自己掂量自己。江的意思其实是:王恭,我知道你的名气,也知道你的道行,但你请我做你的幕僚,还差点。

王恭生活的时代,皇帝是晋孝武帝,专权的是继谢安之后为宰相的皇族司马道子以及王国宝。王国宝的名字很当代,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晋人。他是王忱的哥哥,王恭与其颇有矛盾。王国宝的表妹嫁给了司马道子,孝武帝的老婆则是王恭的妹妹。

这样一来,太原王氏的两股力量以联姻的形式分别与皇帝和宰相挂上了钩。司马道子专权,让孝武帝比较郁闷。皇帝和宰相的矛盾渐渐在王恭与王国宝身上体现出来。

在司马道子的支持下,王国宝的弟弟王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没多久,在孝武帝的支持下,王恭由丹阳尹被任命为青、兖二州刺史,驻扎军事重镇京口,掌握北府兵。就这样,昔日的朋友分别有了自己的阵营,二人甚至还差点打起架来。

那是在仆射何澄的酒局上。

当时,王恭还在做丹阳尹,王忱则刚办完出任荆州刺史的手续。

王忱能喝酒,不出意外的话,在东晋排第一。他劝王恭喝酒,后者不肯。

王忱性情放旷,就强逼着王恭喝。王恭还是不喝。就这样,僵持间,两个人都把衣带绕到手上,准备打架了。王恭唤出手下几百人,王忱也把属下招来了。酒局主人何澄最后钻到两个人中间,这才平息了一场斗殴。

几年后,晋孝武帝因一句戏言意外被妃子害死,继位的安帝是个傻瓜(司马家的皇帝智力多有问题,智商大约被祖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炎透支完了),建康的权力落到司马道子和王国宝手里,矛盾公开了:王国宝企图伪造孝武帝遗诏,欲杀王恭。后者趁机于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春以剪除王国宝为名向建康进军。

王恭手下的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勇冠三军,司马道子无奈,只好杀王国宝以求王恭罢兵。

王恭守信誉,见王国宝死了,便退兵了。但事情还没完。王国宝被诛后,司马道子又企图倚重王国宝的哥哥王愉,在这种背景下王恭再次起兵,但进军过程中刘牢之被司马道子之子元显策反,不习军事的王恭一下子没活路了。

王恭之死带来一个大变化:刘牢之因诛王恭有功,正式成为北府兵统帅,这也给他帐下的小校刘裕以出头的机会。身无长物的王恭死了,东晋后期为时二十多年的动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