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权臣固政(第6/9页)
宰相李德裕针对上述建议,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泽潞镇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三镇作乱已经将近百年,人心已经难以教化,所以从代宗李豫之后,历代皇帝全都将其置之度外,任由其发展。但是泽潞镇靠近京城腹地,最初被称为忠义之军,曾经打败朱滔、生擒卢从史,立下大功,而那个时候朝廷多用文臣担任统帅。即使昭义军的创建者李抱真,朝廷都没有同意他子袭父位的请求,并且让其子李缄护丧回归东都洛阳。现在之所以泽潞镇会生出叛乱之心,完全是因为敬宗皇帝不理朝政,才导致刘从谏决定承袭父亲刘悟的遗志,成为朝廷难以节制的一块硬骨头。现在刘稹又要承袭其位,朝廷如果同意其请求,那么天下藩镇全都会效仿其所为,天子的威严将不复存在。
显然李德裕面对皇帝和诸多朝臣,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就是想要立即对刘稹用兵。而皇帝李瀍也看出了李德裕的意图,但又担心用兵失败,所以李瀍当即问李德裕有什么办法保证用兵能够成功,是否真的能够成功。
面对皇帝陛下的提问,李德裕当即为李瀍吃下了定心丸,他接着为所有人提出了具体的用兵之策。
在李德裕看来,刘稹所依靠的对象就是河朔三镇,只要成德、魏博不与他同谋,刘稹就会无所作为。现在只要派一名重臣宣谕成德节度使王逵元和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以河朔三镇子袭父位已成既定事实来看,成德和魏博两镇一定不会与刘稹同谋。
而且朝廷如果确保征讨刘稹成功,应该派遣禁军进兵山东,协同成德、魏博两镇一同进攻臣服刘稹的邢、洺、磁三州,并许诺平定泽潞之后加官晋爵,只要两镇不阻挠官军进兵,则必能生擒刘稹。
李德裕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听得皇帝李瀍着实兴奋不已。于是,在李德裕说完后,这个本就性格强势的皇帝拍案而起,决定兴兵讨伐刘稹。
“陛下!刘稹的祖父刘悟曾经有功于朝廷,一旦开战则绝刘家后嗣,而且泽潞镇拥兵十万,仅是粟米即可支撑十年之用,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平定的。”朝臣中依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昔日诸葛亮说曹操颇能用兵,但是昌灞一战尚且打了五次,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圣策先定,我们这些做臣子只要不为流言蜚语所动就算是有功,如果此次出战出现不利,臣愿以死谢罪。”李德裕最后坚定地说道。
李德裕的话再一次让皇帝李瀍增添了信心,为了让李德裕没有后顾之忧地指挥本次作战,李瀍愤然说道:“朕在朝堂上说话,如果敢有懈怠军威的话语,朕先斩了他。”
随着李瀍的一声令下,讨伐泽潞镇的大政方针就此定下。
会昌三年(843年)四月,皇帝李瀍在李德裕的支持下,决意出兵讨伐刘稹。按照李德裕事先定下的方针策略,为了防止刘稹东连河朔三镇中的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和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进而减轻进军的阻力,李德裕特意派御史中丞李回作为使臣,前往成德、魏博宣谕皇帝李瀍的旨意。并且也让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尽快击退回鹘,与身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刘沔协同作战,以方便成德、魏博二镇防守攻取臣服刘稹的山东邢、洺、磁三州。
与此同时,李德裕调兵遣将,将刘稹盘踞的泽潞地区团团包围,命令原忠武军节度使王茂元移驻河阳;河东节度使刘沔驻守昂车关;魏博节度使何弘敬驻守肥乡;成德节度使王逵元进兵临洺、向城等地;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屯驻冀城。
从李德裕的整体部署来看,主要是从东、西两路夹攻泽潞镇,鉴于大战在即,李德裕为了加快进军速度,向皇帝李瀍建议,让诸军放弃进攻各县而直取州府,命令王元逵攻取邢州、何弘敬攻取洺州;王茂元攻取泽州;刘沔攻取潞州;石雄攻取泽州。
不久后,诸路大军集结完毕,开始按照李德裕的部署进兵,在诸军中,成德节度使王元逵最先深入昭义军的邢州境内,并在尧山打败刘稹派来的增援部队。可是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却始终按兵不动,和王元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此王元逵十分不满,屡次向朝廷密奏揭发何弘敬首鼠两端。
作为主攻西线一路的何弘敬,在李德裕的战略部署中对平叛能否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何弘敬按兵不动,等于李德裕打出去的两个拳头只剩下一个。针对这种情况,李德裕决定对何弘敬采取攻心伐谋之术,迫使其尽快出战。他告诉何弘敬,称河阳、河东各地山路崎岖,不便大军行动,朝廷决定派忠武军节度使王宰带领大军取道魏博境内,从相州、魏州方向进入磁州作战。
李德裕此举等于是向何弘敬施加军事压力,潜台词是朝廷大军可以随时进入魏博镇。何弘敬得到消息后,唯恐忠武军进入自己的境内会于己不利,因此,立即回复朝廷称全军即日渡过漳水进入磁州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