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台城保卫战(第2/7页)
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鲜有不败者。王莽之于昆阳;拓跋焘之于盱眙;玉璧之于高欢;钓鱼城之于蒙哥……
台城向侯景招手,试试吧,跛奴。
侯景兵围台城,青衣黑旗,具装铁面。夹带侯景檄文的箭射进台城。侯景依然不断欺骗城中人,他只想杀朱异,不想杀任何人。只要朱异死,他便退兵。
萧衍要动手了,动手杀死最亲信的朱异。他问太子萧纲:“侯景说朱异作威作福,贪污受贿,有这些事吗?”
萧纲回答道:“有。”
“杀掉他!”
萧衍的心从来不软,能够出卖任何人,本来就是靠无间道起家的。他要朱异去死,不是因为贪污,也不是因为弄权,更不会天真到相信侯景会退兵。而是堵侯景的嘴,巩固城内的人心。汉景帝曾干过这种事,诛杀主张“削藩”的晁错。杀晁错后七国之兵不退,汉景帝懊悔地认错不过是故作姿态。牺牲一个晁错,让天下人看到吴王刘濞的真面目,打掉某些人心中的幻想,值与不值,不言而喻。
萧纲怕遭人耻笑,劝萧衍不杀朱异。萧衍已经放权,不想自作主张,未来的事儿,小儿辈去做吧。
羊侃指挥城中两万将士挡住叛军一轮又一轮疯狂进攻。双方斗智斗勇。侯景放火,羊侃用水;侯景用战斧劈城门,羊侃用长矛隔门刺杀;侯景造木驴撞门,羊侃用发石车击碎;侯景造不畏石块的尖顶木驴,羊侃用灌油脂的雉尾炬烧毁;侯景又造高大的登楼车,怎奈壕沟土松,登楼车倒塌。侯景甚至抓来羊侃的儿子威胁,羊侃弯弓射向儿子。
六天过去,台城岿然不动。战术多变,打仗狡猾的侯景未占到一丝便宜,叛军损失惨重。侯景手下只有一万多人,萧正德的部下也不会超过万人。不到两万人强行攻打坚城的话,很快就会死光。
与贵族社会决裂的时候到了。侯景给过贵族们机会,贵族们拒不接纳。世界不容我,那么就另造一
解放奴隶,解放穷人,革命。
陈胜、吴广,绿林、赤眉,黄巾军,瓦岗寨,黄巢,王小波,刘福通,朱元璋,李自成,太平天国及本朝都是这么搞的。这么搞,人不会越打越少,只会越打越多,因为穷人无限多。这就叫做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一个个强大的王朝、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显得微不足道。
革命需要土壤。萧梁王朝创造了这种土壤。等级自古都有,但是贫富分化不能过大,人民不能吃不上饭。萧梁王朝富有,商业发达,人们手里有钱,如同现在的利比亚。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国家非常之有钱。然而革命还是发生了。你可以认为是西方国家挑唆,但是外力只是水,侯景就是水。水再多,没有土壤,种子不会发芽的,更不用说长成参天大树。国家有钱,不代表人民有钱,人民有钱,不代表穷人有钱。萧梁王朝和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的情况相同,钱在少数人手里,收入不平等。引爆点也相同,那就是通货膨胀。
都是钱惹的祸
南朝备受货币之苦。南北朝初期商品经济不发达,源头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有黄巾大起义;黄巾大起义接下来军阀混战,三国演义里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再下来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刚刚统一天下,又逢八王之乱;民族迁徙浪潮滚滚而来,所谓五胡乱华,中国叫五胡乱华,外国人叫民族大迁徙;胡人搬到中原来住,一部分汉人搬到江南去住;搬得差不多了,南方北方开始打架,叫做南北朝。
此政府兴,彼政府亡,谁顾得上铸钱。战乱频繁,经济不发展,要钱也没用。自己种粮食、自己织衣服、自己做鞋子。东汉开始形成庄园经济,贵族们圈地圈地,自给自足。无论有钱人还是穷人都不在乎钱。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平常用的日用品,用东西直接换。货币成了辅助性的东西。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东晋末年,社会上流通的钱越来越少,大家还在用三国孙权造的钱。老百姓没有钱,钱都屯在有钱人的库房里。物以稀为贵。直接造成物价低廉的社会现象。粮食如果太不值钱的话,农民不都破产了。那位小时候杀兄弟鹅的桓玄上台想了一个妙招,直接把钱作废,改用谷和帛进行交易。桓玄真是有魄力,有钱人能愿意吗?于是乎,不等废钱,有钱人先把桓玄废了,换刘裕上台。
刘裕总计在位三年,没功夫倒腾货币。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江南经济大发展,再不发行货币真不行了。元嘉七年,刘宋王朝开始铸钱。可能刘义隆当初考虑到铸钱的成本不能太高,省点铜,多铸点。我们现在用纸钱,就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