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蘑菇调兵(第11/14页)
姜老抠在地方上有了势力,专横跋扈惯了,自以为上打下不费蜡,没有绺子敢来砸他的姜家窑,胆儿是越来越肥。他可不知道,胡子砸窑也讲究养肥了,因为遭受土匪劫掠一次,没个十年八年缓不过来。迟黑子觉得如今姜家窑的油水不小了,姜老抠的缺德事也没少干,该上姜家屯借粮了。为保速战速决万无一失,迟黑子给另外两个山头的土匪下了帖子,要合兵攻打姜家窑。那两个绺子也是赫赫有名,一个占据碾子窝,匪首是镖师出身,挑号“一杆枪段达”,脸红心热好面子,手底下一百多个崽子,八九十杆长枪炮筒;另一个出没于砂锅岭,大当家的常骑一匹快马,人称“快马门三”,手下也有百八十号悍匪,大多是盗马贼出身,马上来马上去,神出鬼没、快如疾风。
这一天“快马门三”与“一杆枪段达”两个匪首,各带十名崽子来到孤山岭碰码对盘子。迟黑子下山相迎,彼此互行匪礼,两手抱拳停在胸前,用力往右边一甩,寒暄几句,接入分赃聚义厅。三个大当家的坐定,有崽子倒上酒来,迟黑子先干为敬,哈哈一笑说道:“两位挨肩儿,近来生意兴隆啊?兰头海不海?买卖顺不顺?”一杆枪是个粗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怕兄长笑话,咱这关东山,从来是地广人稀,又赶上天下大乱,胡子比老百姓还多,狼多肉少啊,净喝西北风了!”快马门三也对迟黑子说:“咱哥儿俩的绺子,比不得孤山岭兵强马壮,大的啃不动、小的吃不饱啊!”迟黑子说:“姜家屯的姜老抠积下许多不义之财,囤了不少粮食,打下姜家窑,何愁日子难过?”快马门三沉吟道:“姜老抠杀戮逃难灾民,诬为贼匪领赏,可以说良心丧尽、死有余辜。怎奈姜家窑距离县城太近,有县城驻军掣肘,这个响窑实在不好砸……”迟黑子等的就是这句话:“咱这三个绺子,拎出哪一支,都砸不动姜家窑,弄不好扎了手,反让同道耻笑,除非三股绳子拧成一股,拉个对马,勾道关子,不信吃不下!”那二位美得好悬没从椅子上蹦起来,三个绺子凑在一处,至少五六百条枪,什么窑砸不开?正所谓“西北连天扯大旗,英雄好汉归绿林,你发财来我沾光,天下胡子一家人”!三个大当家的一拍即合,斩鸡头喝血酒,约定了攻打姜家窑的时日,以及各出多少枪马、如何分局等。土匪合绺子砸窑,得提前说明白怎么分赃,说黑话叫分局,又分“大局”和“小局”。大局指钱财、粮食、牲口、枪支,三一三十一,一个山头占一份。小局指皮袄皮裤、首饰细软之类的零碎财物,这得留给崽子们,谁抢来归谁。
到了砸窑那一天,三个绺子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聚集了几百号土匪,黑压压一大片下了山。迟黑子有个顾虑,姜老抠作恶多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是屯子里还有不少老百姓,他怕另外两个绺子乱来,反倒坏了自己的名声。因此在杀进姜家窑之前,迟黑子又交代了一句,叮嘱另外两个匪首和四梁八柱:“把手底下的崽子们看住了,谁胆敢横推立压,当心吃瓤子!”土匪黑话中的“瓤子”,说白了就是枪子儿;“横推立压”指杀降和糟蹋女眷之类的恶行。那两个匪首齐声称是,分头告诉手下崽子:“都给我听好了,谁也不许去姜家窑认老丈人!”
几百号土匪齐声吆喝,打马冲向姜家大院。大院里的保险队见道上烟尘四起,大股土匪前来砸窑,压山探海地一大片,实不知来了多少胡子,赶忙关紧了大门,拉起吊桥,爬到碉楼之上。土匪转瞬即到,却听一个大嗓门儿的糙汉喊道:“里面的人听好了,今天我们迟黑子、快马门三、一杆枪段达三个绺子兵合一处,不为别的,就想找姜老抠借点儿粮食,帮个忙,把大门打开吧!”碉楼上的管家姜福尖着嗓子冲外高喊:“不行啊!地方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你们还是赶紧走吧!”底下的土匪又喊话说:“都是明事理的人,要多少开门钱,你开个数,咱们照数给,都为了混口饭吃,不难为你们看家护院的!”姜福的心眼儿也不少,怎肯轻信这等鬼话:“当面银子对面钱,谁欠的账找谁还!老姜家又没得罪迟黑子,咱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若真是缺钱短粮,改日尽管让人来取,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冤家多堵墙,这都好商量!今天这阵势,我们是万万不敢开门啊!别最后闹得两败俱伤,有啥意思?”双方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过了好一阵子,渐渐变得粗野起来,开始对骂。姜家大院的保险队本就是一群二流子大烟鬼,骂起人来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那边的几百号土匪,也没一个嘴干净的,骂到热闹之处,匪群中还不时发出阵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