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05章(第2/4页)

譬如苏瑜,也是即将不惑的青年了,但还是在看见那张面庞时,崩溃。

“姑母——”他打破此间沉寂,从丹陛奔向她,直挺挺站立在她面前,“怎么可能是你?”

“如果你就是那个幕后者,那么当年杜陵邑的毒杀,你连带着害死了亭亭?”

“我的妻子,你的女儿?”

“这怎么可能!”

苏瑜频频摇首。

“还有陛下,陛下待你不薄。你乃苏氏女,你同她有何仇怨?要杀她亲子,毁她社稷!若真是你,叔父也是你害的?他是你手足,后来多少年唯一的手足啊!”

苏瑜看她又看丹陛上的女帝,不可置信。

相比苏瑜的情绪躁乱,苏恪可以说沉稳至极,淡然如风。只伸手拂开他,松了松筋骨,须臾长长叹了口气,话语缓缓道来。

“戴着张面具装疯卖傻这么多年,这会总算可以好好说会话了。说真的,我都快不记得自己的本来面目了。我当同我阿弟一般,也是聪慧的,隐忍的。不,我比他还能再隐忍些,毕竟他行走于昭昭白日之下,世人曾赞他麒麟子,赠以美誉无数。而我纵是才不输他,也只能隐于黑暗中,披一层骄纵跋扈的纨绔皮囊。”

“这是我七岁那年,阿母与我说的话。” 妇人笑了笑,目光望向白云苍空,想起小时候,“我记得那会我初入抱素楼随父学习尚不过两月,阿母便再不让我去。因为她看见阿翁在虚室生白台写了一副字。”

【谨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凡利于民而周于事,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凡利于民而周于事,不必法古,不必循旧。”她重复道,声音陡然提高,突然扼住苏瑜双肩质问,“你也学过这句话,你说何为“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

未待苏瑜开口,苏恪已经自答己问,“不就是说,可以不尊我赵郢皇室,可以反了他吗?”

原来苏家长女并非不学无术,乃从七岁起,便受教母亲膝下,学得是赵家天下唯尊。

“阿兄入学已久,阿弟开蒙太早,都得了阿翁这不尊不敬的悖乱之语,唯有我伴着阿母,给她分忧解难。阿母也最疼我,事事以为我先,连封地都传给我,拖着病体用心栽培我。”她推开苏瑜,扫向四周泱泱人群,骄傲道,“我有其母如此,怎能负她?”

“前朝糜烂,复兴前朝是多么虚无缥缈的事啊?”苏瑜无法理解,近身逼问,为了如此虚妄之事,你可以反复利用叔父,甚至毒杀亭亭? ”

“他们一个是嫡亲手足,一个是你唯一血脉!”

“如何虚无缥缈?我差点就成功,好多次我都要成功了!”苏恪合了合眼,愤怒又自得,只眺望前方高台上的女帝,冷笑道,“早在明光四年,江怀懋的葬礼上,你便该是坐不上那张龙椅的。可还记得彼时宣平侯对你的质问,如何去给天子寻药的苏沉璧会在那样短的时辰内回来长安,按时辰算,最合理的解释是江怀懋还未驾崩你便已经传信。父尤生而子言其亡乃大逆不道,天下人皆当讨伐你。”

“这桩事,当日已有结论,是父皇病重让我先传的信。”太过遥远的记忆被唤醒,江见月尚且从容,心底却暗思苏恪当真人不可貌相。

当日此计,不仅几乎断送了她的为君路,还将苏彦推上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境地,但凡苏彦少保她一分,以撇清自己,便是彼此离心之乱,雍凉和世家又将兵戈再起。

丹陛左侧下首的男人,则想到更多。

当年他理出的结果是,能够那般计算时辰差,且利用时辰差精准打击二人的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心细如发,心思缜密无比;二是不在当下时局里的人,于暗中清楚看着朝野的一切,然后方能布局。

加上屠杀宣平候一族的线索里,发现了桓氏的精钢坞,他便自然而然怀疑一切乃桓氏女桓越所为。

根本想不到竟是苏恪主导。

诚如眼下苏恪继续之言,“这关你是过了,但是景泰二年渭河桥上的刺杀,你本该死的。”

“全是因为你,真真是苏氏好儿郎!”苏恪冲着苏瑜怒斥,“她跑来杜陵邑得你叔父偏宠偏爱,惹得桓越醋意大发要置她死地。那丫头号称什么女中诸葛,信念是有一点,但也不是什么谨慎周到之辈。若无我指点,也是个色令智昏的东西。给桓起传令招来杀手,却不知绊住我阿弟。是我借着桓起来送和离书生病牵住了苏沉璧,如此让她陷入绝境!”

“结果,你,你带人把她救了!”苏恪尤似回到昔年时刻,怒意不减反赠,直淬了他一口。

“桓起——”女帝的声音落下来,“所以你同他和离不是因为他沾花惹草,而是你启用了他,要同他撇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