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6页)
苏彦想了想,也没推却,随宫人去了偏殿用膳。
一锅烩鱼羊滋补汤,四盘荤腥小蒸菜,四碟时蔬,一壶洛桑酒,主食是汤饼和菰米饭,还上了一份甜豆腐脑。
不是君王赐宴的规制,更不是帝王自己的规制。但是她的风格,简单开胃又极易饱腹。
苏彦让撤下了洛桑酒和甜豆腐脑。
他一会还要回中央官署理事,在职不饮酒是规定。甜豆腐脑难得,她最是爱吃,也且留着。
“苏相慢用,还有一道菜。”阿灿从外头赶来,带着宫人承上,笑道,“婢子就想着,小丫头们一时想不周全。且一定给您用了。”
自三月发生天象之事后,阿灿随着少主一起揪心,虽暗里抱怨苏彦晚归,但终是在关键时回来了。她一颗心落下,便也开怀,给了苏彦两分好脸色。
开盖弥香,桂圆的香糯,乌鸡的鲜滑,还有一股红枣的馨甜,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锅汤里。
是他一贯喜爱的桂圆红枣乌鸡汤。
苏彦看着汤,有些发愣。
“椒房殿每日都做这道汤,晨起煨汤,陛下有时也喝一碗,一般待日暮就赏给宫人们用。汤令官做这道膳已经炉火纯青,偶尔陛下也剥两颗桂圆放里头。前头被太医令谏着在屋里修养,便剥了好些,连着红枣都是她细细洗净的。”阿灿盛了碗放在苏彦面前,“陛下道苏相爱用这个,快用些。”
“每日都做?”苏彦问。
阿灿点点头,“自去岁正月初一开始,没有断过。”
苏彦不再说话,持勺慢慢用了,左手搓着黏腻掌心。
去岁正月初一,他被御史台参了一本,领鞭笞四十,后与她说,“日后亦休作他想。”
休作同他在一起的念头。
后头的膳,苏彦用得极快,就一碗米饭伴着菜囫囵进完了,临了却又添了碗汤。走时没再回寝殿看江见月,直接去了中央官署的尚书台。
只在途中滞了片刻,原是在即将离开椒房殿的宫道上,遇见三位陌生少年。
都是二十上下的年纪,姿容琼隽,气宇清华,礼仪也周全。见到他拱手行礼,问丞相安,后恭敬避在道旁,让出一条路来。
苏彦扫过他们身上衣衫符令,虽辨出一位八百秩,两位六百秩,却也不识他们,只微一颔首,往前头走去。
才走两步意识到不对,此乃未央宫后廷,她的寝宫处,怎会出现生人面孔?
且还是男子!
“站住!”他回首呵住,“尔等何人!”
平素温润清雅的丞相面容上霜雪骤覆,随星眸凝冰,整个人端肃又冷厉。偏这日还穿了一身玄袍铠甲,便愈发寒光凛冽。
两句话,六字尔。殿外羽林卫已经得他眼风示意,围拢而来。
三个少年认识苏丞相,但未见过这样的苏丞相,更莫谈如此剑戟森森,一瞬间遮去阳春柳色,鸟语花香,换作刀寒剑冷,
血未洒血气先扬。
空气中一片肃杀。
青年丞相左手负在身后,抬步而来。
“臣是徐卫君。”
“臣是柳卫君。”
“臣乃林卫君。”
三人齐齐跪首。
苏彦顿下脚步,眉宇蹙而又松,展而又皱,最后目光垂下看伏地的人。
“臣等来自闻鹤堂,闻陛下有恙,特来侍疾。”八百秩阶品最高的林卫君壮着胆子答话。
“陛下安好,无需侍疾,都回去吧。”苏彦抬手挥散羽林卫,然一身寒意还在周身萦绕。
“是。”三个少年郎面面相觑,垂首退下。
苏彦松下一口气,继续赶去中央官署,只是途径原桂宫,见匾额换了“闻鹤堂”三字,尤觉不如原名博朴大方。
他在尚书台侯人的时候,问了句何人取名。
侍墨的尚书郎中回道,“乃陛下赐名。”
苏彦下意识握了握左手,嘴角勾起一点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1 ),甚好!”
“确乃佳名。乃意寓位卑而名显,凡有才者虽谦让隐居尤胜常人尔。”尚书郎中附和,“陛下博学,少年智圣,想必不日便青出于蓝。”
一句话捧了师徒二人。
苏彦晲他不语,只静坐翻阅离朝半年的政务,尤其是当下京畿传得纷纷扬扬的一事。
荧惑守心(2)。
*
这事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二月上旬,江见月开闻鹤堂,一度控制了朝局。
不想才安心了不到十余日,二月下旬,数日暴雨惊雷,这等气象原该是六七月酷暑日才会发生的。
而暴雨之后,天现萤惑。
至三月初五,萤惑愈亮,太仆令上奏此乃“荧惑守心”,朝野皆惊。
“荧惑犯心,君易政,天罚之;天下兴兵,战不胜,大将斗死。”太仆令多番占卜,得出如此结论,“若要避灾,当移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