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5/5页)
王建设拿来账本,实话实说,“这个是作不得假的,毕竟税收都是实打实的!每年大概酿造出几万吨啤酒,根据市场行情有波动。”
甄臻颔首,喝了一口杭市啤酒,泡沫丰富,清爽细腻,但比她前世喝过的精酿到底差了点。
可在这个年代,杭市啤酒的风味还是不错的。
除了啤酒,啤酒厂的可乐、橘子汁、香橙气泡酒都挺有名气。
去年,啤酒厂甚至尝试生产咖啡型饮料,可惜反响平平,最后不了了之了。
甄臻对啤酒厂特别感兴趣,毕竟真心食品厂也有饮料厂。
“老百姓对啤酒这种外来的酒,接受度还好吗?”甄臻问。
“这几年还可以,前些年确实不太行。”
甄臻挺看好啤酒厂的前途,啤酒厂规模不大,生产设备也落后了,要是能注资进去,从丹麦和德国引入啤酒包装生产线,生产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王建设积极带甄臻参观啤酒厂,他是个实在人,甄臻也不跟他玩虚的。
再说注资又不是独资,俩人实打实地坐下谈价格,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经过好几轮的谈判,最终以1900万成交了!
1900万买下杭市啤酒厂51%的股份,从此后,甄臻就对杭市啤酒厂有了话语权。
之后,她又买下橡胶厂和一家生产雨伞的老牌工厂。
当然,都是以注资的形式。
甄臻给钱很迅速,几家工厂拿到钱,都按照约定引入新的生产设备。
甄臻还提议进行工厂改制,采用绩效制,将员工的工资与绩效挂钩。
这就大大避免了国企懒散的问题。
她还设立全勤奖、月奖、考勤明星,由从外部聘请新的管理人员,在她的一系列措施之下,几家工厂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