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定情信物
阿笙注意到,在二爷说了“祝福的心意佛祖这么会嫌多”以后,身旁的几位年轻夫人同姑娘竟然也一连挑选了好几个平安香囊。
阿笙弯起唇。
二爷说得对,祝福的心意,佛祖怎么会嫌多呢。
“好了。”
一个红色的,绣着花开并蒂图文的平安香囊,垂挂在阿笙的腰间,随着红色的丝穗轻晃着。
阿笙方才走了神,听见二爷的这句“好了”忙回过神。
掌心宝贝托起平安香囊,放尽了瞧,好奇二爷选的什么花纹,有没有同自己重了。
这一瞧,脸颊是又红又烫。
阿笙虽对绣纹没什么研究,可也知道,花开并蒂的绣纹样式香囊,往往姑娘家送给心意的男子,或者是成了亲的夫妻才会互赠的,也有长辈赠予家中晚辈,希望夫妻和乐的。
“可还喜欢?”
这,这要他怎么答?
阿笙不想说违心的话,只好红着耳根,小弧度地点了点脑袋。
生怕二爷会再追问一句,“有多喜欢”或者是“哪儿喜欢,说来听听”,笙手忙将自己挑选的香囊平安符给递过去。
这手一递过去,更尴尬了,他双手拿着十来个香囊呢。
阿笙眼露懊恼。
谢放自是丝毫未在意,他目光落在这十几个香囊上,笑了笑,“哪一个是给我的?”
阿笙红着耳尖,将左手边,单独拿着的那一个,递过去。
挺好。
还知道单独给他放左手边了。
哪曾想,只是片刻,阿笙又给收了回来。
谢放伸过去的手,也便落了个空。
谢放打趣他,“怎么的,还没送出去,便舍不得了?”
阿笙忙摇着头。
才,才不是。
怎么可能舍不得呢?
…
阿笙右手里头拿了太多的平安符香囊。
除了左手边的那一个,他将平安符香囊一股脑地塞给二爷。
谢放瞧见阿笙通红的脸颊,隐隐猜到了,阿笙方才为何又将递给他的平安符香囊给收了回去。
阿笙没有二爷的那股子从容自若,他瞧着玩这边越来越多的,求平安符的香客,同二爷比划了个手势,问二爷可不可以随他去边上人少的地方。
谢放也便随着阿笙去到人少的地方。
两个人来到寺庙回廊的后头,这里除了偶尔走过的僧人,并没有其他香客。
阿笙先停的小步,谢放也便跟着停住。
阿笙将自己选的这个平安符香囊,系在了二爷的腰间。
阿笙选的纹饰极为简单,就是一个“寿”字纹。
寿字纹寓意着“吉祥长寿”。
谢放打量着系于腰间的这个香囊,唇角噙笑,“阿笙你说,这算不算是在交换定情信物?”
阿笙泛红着耳根。
二爷又,又寻他开心。
…
求得平安符香囊,阿笙同二爷两人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来到街上,阿笙来到街头写字的铺子,借代写先生的纸笔,给父亲写了封书信回去,信中除了给父亲报平安,给大家伙提前拜年,没忘了向爹爹打听小时候生病的事情。
写过信,阿笙特意让二爷替他瞧瞧,约翰先生交代的,要他向爹爹问清楚的事儿,可有遗漏了。
谢放看过,“没有,都。”
在阿笙的旁边,添了他自己的名字。
只有夫妻或者是兄弟,才,才会一块署名,往家中即寄信的。
谢放在街上雇了一个跑腿的,连同装好的平安符香囊同信笺一起,委托寄往符城。
特意选的加急,盼着信笺同平安符香囊,能够赶在年前,送到方庆遥的手里。
事情都办妥之后,日上中天,气温不再像早晨那样冷,晒在身上,有一股暖洋洋的暖意。
街上,无论是行人,还是摊位都渐渐地多了起来,愈发地热闹。
有表演杂耍的,有招揽看西洋镜地,引一群小孩儿围观,还有人担着剃头的摊子,就坐在街边,等着顾客上门的。
自前朝灭亡之后,即便是在符城,阿笙都鲜少见到留着长辫的人了。
瞧见有留着长辫的客人朝剃头的摊子走去,阿笙难免想起自己头一回见到二爷父亲,也就是谢老先生的场景。
阿笙不自觉地去瞧二爷的身后。
二爷同二爷的家人里头,都没有留着长辫。
为何唯独谢老爷子留着长辫,没有去剪它?
“在看什么?”
阿笙将心里头所想的,比划给二爷,“我原先还想着,瞧谢老先生的衣着,谈吐什么的,应当来头不小。还才过,会不会是不是前朝的王爷或者是层在旧朝为官之类的来着。”
他在报纸上瞧见过,前朝的王公、贝勒,高官显贵不肯信,或者是不愿意相信前朝就这么完了,仍旧留长辫,戴瓜皮帽,守祖宗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