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76章 南逃(第4/5页)

梁帝暴跳如雷,飞快下令去捉拿。

“杀了他们,他们都是乱臣贼子!”

“司马维呢?他去哪儿了,把他给朕叫过t来。”

然而他传唤了许久,始终不见人。

传令的内侍去了司马府,回来禀告,“陛下,司马维家中已经没有人了。”

梁帝险些气厥过去,将殿中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遍。

“贼子,都是一群贼子!”

前段时日朝臣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司马维还大义凛然地站在他这边驳斥那些人,他养了条狗,最后却被这条狗反咬了一口。

煎熬了数月,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桓家也在时刻准备着。

长安被封锁,最开始还能稳住,后面随着粮食短缺,城中越来越乱,许多大户人家都遭了贼。

派人去打听消息,时不时就能听说哪天夜里哪户人家被贼子闯进去,不仅粮食被抢劫一空,还死了好些人,官府也顾不上。

桓母从一开始行事就十分低调,更是早早把府里整顿过,不许下面的人随意进出,好歹安稳了两个月。

其它的能藏,唯独这么大一座宅子藏不了,高墙大院就意味着是富贵人家,这些人家粮食最多,桓家最后还是被人盯上了。

那天夜里,二三十个穷凶极恶的贼人有预谋地翻进院里,个个都拿着刀,被巡逻的人发现,十一郎领着侍卫和家丁跟这些贼人拼杀,幸好十一郎武艺不俗,这段时间一直在训练家仆,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能动,都要练起来,又想办法改造了些武器,最终杀掉了这些贼人,成功守住桓府。

经此一战,消息传了出去,其余人也都知道桓家不好惹,倒是没敢再来了。

前几日,桓母收到桓老爷子的暗示,大概就是这两日了,吩咐各房的人都准备起来,每个人只能收拾一包细软。

看着家里这些上好的屏风、瓷器、檀木家具,桓母心都在滴血,可她还是咬牙舍弃了。

要是早些时候她还能多带点,现在匈奴骑兵随时会杀过来,这些东西只是累赘,什么都比不上性命重要。

这一天夜里,东、南两个方向的城门燃起冲天的火光,紧接着传来一阵慌乱的喊杀声。

城门打开,早早准备着好的士族们冲了出去。

打头的是王家、何家、谢家、司马家、高家,桓家和其他一些人家混在后面,听到风声的百姓也蜂拥而来。

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城门口挤,百姓们是不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可长安被封锁本身就足以叫人恐慌了。

现在这些士族都要逃了,说明长安已经守不住,此时不跑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有人马堵在城门口,踩踏的不知凡几,桓家一百多口人原本是紧紧挨在一起的,竟都被人群冲散了。

姜羽儿发现自己的马车落单,忍不住害怕起来,朝车外望去,夜色漆黑,四周全是乱七八糟的火光和陌生的脸。

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吩咐车夫继续出城,一边寻找着熟悉的面孔,可人实在太多了,马车被挤得根本走不动。

有人看到这辆马车,竟想浑水摸鱼,三两个壮实的男人围了过来,一把掀开了车门,姜羽儿吓得尖叫一声,一脚踢到那人手上,同时拔出匕首,“你再敢上前我就杀了你。”

那人见车里只有两个小娘子,握着匕首的手抖个不停,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根本不怕,他原本只想夺走马车和这里面的财物,看到姜羽儿的模样后,又生出了另一股邪念。

他正要爬进车中,就在这时,一柄长枪突然杀了过来,从他后心直直插入胸腔。

十一郎回来了。

桓家的队伍被冲散后,十一郎发现姜羽儿不在,连忙回来找她。

他是骑马,行动比马车方便,很快逆着人流穿过来,果然见她的马车被人困住。

“你没事吧?”十一郎拔出枪头,马车被鲜血染红一大片。

姜羽儿愣了一下,脑海里还停留在刚刚那一幕,听他这么一问,下意识回,“我没事。”

她其实很害怕,跟那夜在铜陵园遇到刺客一样害怕,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

“走,我们先出城。”十一郎牵起她马车。

想起什么,姜羽儿忙道:“卢姑娘呢,你有看到她的马车吗?”

十一郎瞪大眼。

他安排了卢蕴跟着桓家一起出城,桓母虽不乐意,但姜羽儿从旁劝了两句,又想到这是关乎性命的事,最终还是同意了。

十一郎努力回忆自己刚刚看到的情况,当时他只注意到她的马车不见了,没来得及关注卢姐姐的。

“我也不知道,先送你出城,我再去找她。”十一郎咬牙。

另一边,卢蕴的马车也被冲散了,脱离了桓家的队伍,她身边只有一个车夫和两个侍女,果然遭到了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