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门的那一边(第4/4页)
“我这人没什么耐性,从不接手任性的病人。你的情况确实棘手,但也不是全无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寻到新的野馥子,我便可以着手为你调配新的解药,到时候……”
公子琰合上眼,轻声打断了她的念叨。
“眼下这院子都是你的了,就算你不对我这般上心,他们也不敢把你怎么样。”
秦九叶顿住,终于从对方的神情中分辨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那可不好说,我看那两个姓汤的就死心眼得很。”
“你放心,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时,自然尘归尘、土归土,你不必如我一般终身困死在这院中。”
她望着对方面上若有似无的笑,不由得开口提醒道。
“邱陵的船已经到了。到时候就算你不愿意,只怕也得走出这道门。”
“说得也是。再过不久,这整片竹林或许都要被洪水吞没了。原来二十多年过去,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对方抬起那双灰白空洞的眼瞳,定定望向院门大敞的庭院,手中一直摩挲着那根玉簪,“我只是偶尔会想,如果当年没有一意孤行自请入天下第一庄,而是留在书院、留在老师身边、留在简简单单的方寸之地、案牍之间,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秦九叶闻言低下头去,目光停在那碗渐渐变冷的汤药上。
“但若没有公子琰,这世间也不会有川流院。没有川流院,这院中人也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公子琰的笑又淡了些。他已感受不到冷暖,却能体会她言语间的温度。
“若非已经身在地狱之中,这世间又有几人愿意为了所谓崇高的理想耗尽气力、甘受折磨?伏泥之鳛,不知湖泽将竭也。殊不知若这天地都化作牢笼,身处其中的我们又能逃到何处去呢?”
秋声裹挟肃杀之气步步逼近,几乎所有人都预感到了一场恶战的到来,但没有人说破这一切。像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仿佛说破的那一刻,可怕的事就要应验。
秦九叶抬起头来,一字一句地说道。
“避无可避、无处可逃,便只能背水一战。”
像是长久以来背负在身上的最后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下,公子琰长叹出一口气,随后定定望向她。
他的眼睛浑浊不堪,目光却犹如初春新融的雪水般清冽。
“不要被这些烦恼琐事压垮了,且想些有盼头的事。等到一切都结束,你在这江湖中也将拥有一席之地,到时候莫说一间小小药堂,或许建立江湖第一大药庄也不是没有可能。”他说到此处停住,品了品对方的沉默,“怎么?你还不愿意不成?”
秦九叶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不想川流院变成天下第一庄,我也不想成为下一个狄墨。”
公子琰似乎并不意外她的答案,只故作惋惜地摇头叹道。
“想得倒是美。你以为天下第一庄是卖饼的铺子,狄墨是烙饼的卖货郎吗?做不到的事便不要自我忧虑了。”
秦九叶哑然,半晌才笑了笑。
“说得也对。不过我还是觉得,等到事成之后,大家各回各家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各回各家……”公子琰喃喃重复着那四个字,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若能如此,当然最好。只可惜,川流院中人无家可归……”
是啊,居巢已是荒芜之地,就算他们能够平息此事,已经变成焦土黑水的家园却再也不可能复原了。
但当初当了逃兵的秦三友何尝不是如此?秦三友尚且能够重新开始生活,这些人又为何不能?
秦九叶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说道。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到时候若他们愿意,我可以带他们去九皋看看。我同你说,九皋当真是个好地方,生意虽做不大,但总能填饱肚子。冬天虽然难熬些,但总不至于像曲州那边能冻死人。等到一开春,一切就都好起来了。花也开了,草也绿了,随便一条小河里便能抓到鱼……”
她说着说着,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缓缓回头望去,只见窗边的公子已经阖上双眼,没有了呼吸。
他就垂着头、静静坐在那里,枯败的发丝遮去了那张饱受折磨的病容,唯有那双手里握着那只发簪,始终没有松开。
他永远留在了门的这一边。
窗外阴沉的景色不知从何时变得亮堂起来。
秦九叶抬头望去,只见一点点白色正从无尽头的天空高处落下,碎玉般飘洒一地,映亮了整个世界。
落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