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回家的路(第3/4页)

周围的人越围越多,仵作实在不忍女子受折磨,试图拉着她远离人群,低声劝说道。

“姑娘,我做这行见得多了。平日里做工辛苦些的,吃食又跟不上、总是亏嘴,时间久了便容易落下这些隐疾,又因为吃苦惯了,能撑则撑、能忍则忍,一旦发病,便大多救不回来了。你也莫要伤心自责了,这事同你也没什么关系,你就当他是解脱了、不用再受苦了,何况人死了也不能活过来不是……”

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节哀顺变吧。

这是她入了行医这行后说得最多的话,今日听到旁人对自己说起,竟有种怪异的感觉。

那仵作说已看过太多生死,她又何尝不是呢?

可看过太多生死,便能对生死麻木了吗?何况那不是旁人,那是秦三友,她的阿翁啊,她唯一的阿翁……

秦九叶猛地顿住脚步,通红的双眼转向身后那条沉默流淌的河流,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下一刻,只见她快步冲向河边,因为用力发狠而有些发软的脚一晃便踏入河水中。

人群又是一阵惊呼,有人想上前拉住对方,但又被那女子身上吓人的气势唬住,犹豫着不敢上前。

秦九叶浑然不觉,就站在秦三友被发现的地方,在奔流的河水中艰难踱着步、来回张望着。

“舢板呢?他撑船的舢板……”

赶来河边的仵作一愣,连带着围观的人群也面面相觑。

“什么舢板?人都没了,还管什么舢板?”

“上游水急得很,乱流险滩那样多,船许是被冲走了、又许是沉了河都未可知啊……”

“是呀姑娘,就算没撑自家船,跑船的落了水也是常有的事,何况这几日翻了太多艘船了,你去外面打听一下就知道,不止你一家遭了难。”

众人继续七嘴八舌地说着,秦九叶却有些听不清那些声音,断断续续的思绪此刻艰难运转着,她这才恍然想起,秦三友的舢板早在赏剑大会的时候便被她弄坏了,她让金宝找人去修理,秦三友等不及,便自己搭船离开了。

所以,如果他当真是在撑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测,他出事的时候应当是在别人的船上。

一种阴冷的感觉顺着她的脚底板爬上她的身体,像水妖冰冷柔软的手指,在她的皮肤上画着圈、写着字。

水,船,还有船上的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想起那个神秘孤岛上,那些隐藏在雾气与雷雨中的身影,还有那个邪恶山庄的名字。

她手中还攥着那仵作方才交给她的东西,此时想到什么,连忙将那钱袋里的东西倒在手中,数了数竟有十两银子。

老秦不会用那样讲究的钱袋,更不会揣着十两银子到处走。

除此之外,虽然乍看之下那不过就是普通银两,但仔细查看后她便发现,那既不是用剪刀剪下的碎银角子,也不是市面上流通的整银,形状有些奇怪,像是被一双铁手揉捏过,面团一样、不见棱角。而她并非第一次见这种手法。

李樵留给她的那些小金块也是这样的。虽然她并不真的了解天下第一庄杀手的任务与酬劳,但她猜也猜得到,对李樵那样的人来说能赚得金子的活计只有杀人而已。他知道这金子来路不详,所以有意毁去了那金子原本的样子,捏得不成形状,为的就是不想让她日后花这些金子时被江湖中人盯上、惹上麻烦。

那是李樵的习惯,也是天下第一庄出身之人的习惯。

只不过给秦三友银子的人,自然不可能是出于保护他的目的,而剩下的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给银子的人不想留下银子流通的线索,哪怕这银子只是给一个撑船老翁的船资。

在远离江湖和刀光血影的平凡乡下,自有无数种合理猜测可以解释那年迈的老翁为何会淹死。可冥冥之中,某种强烈的直觉已如落雷般击在秦九叶心底,电光不断闪烁、雷声轰隆不止,旁人的声音越是嘈杂,她就越是知道,那些都不是事实。

秦三友是被害死的。

被天下第一庄的人害死的,又或者是同天下第一庄有关的什么人。

入秋后的河水已经有些冰冷,寒意瞬间浸透鞋袜后便透入骨肉之中,秦九叶却像全然感受不到一般。

她站在河中,任由河水冲刷着双脚和双腿。

丁翁村出事的那晚,她还有过片刻的庆幸。庆幸秦三友没有同她一起担惊受怕,庆幸她不用和对方费心解释那些麻烦到底从何而来,庆幸自己不用再听一遍对方那冗长而无用的唠叨。

可原来,他并没有逃过这一劫。

想来也是如此,那可是以“斩草除根”为名天下第一庄,怎会遗漏一个同她关系如此亲密之人?何况丁翁村出事后,邱陵一直派人在附近巡视驻守,那些人无法再做什么,自然要将“斩草除根”的目光投向别人。而她竟没能想到这一点,每日只知道拼命赚钱平复自己那点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