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25/45页)
一九三六年,陈乃乾编《清名家词》,由开明书店印行(今有上海书店影印本)。其中有《通志堂词》,不分卷。所据即《通志堂集》本,而以汪、许二刻增补,共得词三百四十七首。
冯统同志汇集旧刻诸本纳兰词,清代诸家词选集,以及李慈铭藏本所书题跋,详为校注,成此《饮水词》新定本,后来居上,可无疑议。
冯氏此书为夏承焘先生主编之《天风阁丛书》之一。卷首有夏先生序及所定《丛书》凡例,其主旨在“搜集有清以来重要词家之词集,予以整理,为治词者提供一较周备之校本。” 冯氏此书,乃其嚆矢。
(52)尊前集附金奁集 朱祖谋校 蒋哲伦增校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三月初版
《花间集》和《尊前集》是最早的两部唐五代词选集。《花间集》自宋代以后,历代流传,版本众多。《尊前集》是北宋初期的书,编者名字已佚。此书流传极少,明清以来,爱好诗词者难于得读。近代亦从来没有铅印本流传。《金奁集》也是一部北宋初期的词选集,篇幅不多,但亦相当重要。蒋哲伦同志用《彊村丛书》本增校、标点、编辑,并加参考资料,合刊二书为一册,使千年罕见之古籍,得以廉价流传,亦可谓在词学研究方面,作了一大贡献。
《彊村丛书》本的《尊前集》,根据的是明人梅禹金的抄本。朱祖谋虽然校过,但当时尚未见明初吴讷编的《百家词》本。此次蒋哲伦同志用《百家词》本增校,发现有许多字句,以《百家词》本为善。但限于校例,未作评断,希望使用此书者,注意及此。
(53)词则(清)陈廷焯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原稿影印 上下二册 一九八四年五月初版
清代词家丹徒陈廷焯,字亦峰,著有《白雨斋词话》,已盛传于世。《词则》为其遗稿,未曾刻版流传。百年以来,幸赖其后人及藏书家辗转护持,完好无损,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化身千万,无虑亡佚。
陈氏论词,发扬常州派之理论,对词家之要求,对历代词作之取舍,一曰文字要雅,二曰内容要有比兴。三曰风格要沉郁顿挫。《白雨斋词话》所发挥者,无非此义。《词则》为历代词评选本,将使后人从此选本以印证其《词话》之理论也。
全书分为四集。第一集曰《大雅集》,选录自唐迄清尤雅之词五百馀阕。第二为《放歌集》,选录纵横排奡、感激豪宕之作四百馀阕。第三曰《闲情集》,选录尽态极妍、哀感顽艳者六百馀阕。第四曰《别调集》,选录清圆柔脆、争奇斗巧者六百馀阕。四集之中,“《大雅》为正,三集为副,总名之曰《词则》。求诸《大雅》,固有馀师,即遁而之他,亦即可于《放歌》、《闲情》、《别调》中求大雅,不至入于歧途。” 此陈氏自序之言也。
全书为陈氏手写稿,正文旁有圈点,书眉上有评语,颇有深入之见。
(54)茗柯词选(清)张惠言选录 许白凤校点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七月初版
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江苏常州人。他是常州词派的倡导者。他主张尊重词体,内容要有比兴作用,风格要上跻风雅,以救浙派词家主清空、尚形式之弊。他选录了唐、五代、两宋词人四十四家,词一百十六首,分为二卷,名曰《词选》。这是具体表现他的词学理论的一部严格的词选。研究常州派词学者不能不备此书。
《词选》刊于嘉庆二年(1797),越五年,张氏即逝世。至道光十年(1830),其弟张琦重新校刊《词选》,增入张氏外孙董毅的《续词选》二卷,选录词一百二十二首,五十二家。以补张氏选词标准过严的缺点。
这个道光刻本屡经翻刻或排印,流传极广。但解放以后,未有新印本,倒也成为一部难得的古书。现在由许白凤同志根据道光本标点重印,为学人谋方便,亦可为此书续命之汤。不过原书所录词,字句尚多失误,《词选》卷二末一首无名氏《绿意·荷叶》乃张炎词,编者当时未知,失于考究。这些缺点,现在新印本均没有做过校勘工作,未免美中不足。
(55)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 齐鲁书社影印 一九八四年八月初版
沈尹默,吴兴人,生于一八八三,卒于一九七一,早岁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晚年以书法驰誉于世,随意挥洒,辄为人藏弆。沈祖棻、程千帆藏有其手书词稿三种:凡《寄庵词》三卷,汪东所作。《念远词》一卷,《松壑词》一卷,附《诗稿》一卷,皆沈氏自作。此三种皆抗战期间沈氏在重庆写赠沈祖棻、程千帆夫妇者。今沈祖棻亦已下世,千帆出其所藏,嘱齐鲁书社依原本大小影印传世,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