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16/45页)

(7)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

李清照为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在宋词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她的著作却散佚得很多。《四库》所收的《漱玉集》,仅有词十七阕,其他作品如《打马图序》等,概未辑录,且《总目提要》中,对她的生平事迹的评论颇有贬义,所知前代人对她还不够了解。《漱玉词》宋人所传有五卷本、三卷本,均较毛晋所刻为多。本书辑李清照的词、诗、杂文分成三卷。由于李清照以词为最擅长,故一反前人编次别集惯例,以词为第一卷,计词四十三首,较汲古阁本为多而“失调名” 及“存疑” 之作十五首尚不在内。诗、包括“失题” 者,计三十一首为第二卷。第三卷为文,录《打马赋》、《打马图序》、《金石录后序》、《词论》等。清照生平著作之传世者,可谓已搜辑无遗。卷末附《李清照事迹编》及《李清照著作考》。亦为积年搜录的研究成果。

作者王学初,字仲闻,海宁人。王国维之子。此稿成于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已排好纸型,十年动乱中,幸纸型完好,得以问世,可惜作者已不及见了。

本书最大优点,首先是搜辑之富,与校勘之精。本书所附之引书目共计一百六十馀种,其中极大部分属于珍本秘籍,有好多明刊本,流传极少,有的则为卷帙浩繁之丛书、类书,如《永乐大典》、《图书集成》等,都是一般辑佚工作者没有条件取材的。至于校勘方面,往往因一字之疑,罗列若干种本子相互校雠以定去取;南宋以来所有诗话、笔记,凡有可以供参证者,分别系于作品之后,以资对勘,使读者可触类旁通。

其次是鉴别之慎,编者搜罗到李清照的词有五、六十首之多,但他并不贪多务得,而是严肃认真地加以抉择,把前人误题为李清照撰的作品,区别开来。连一向为人传诵的浣溪纱“绣面芙蓉一笑开” 也被列入“存疑” ,其取舍之慎重可知了。

李清照集,向来没有单行善本,今有此书,可谓弥补了一个文献缺憾。

(8)全金元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

唐圭璋先生以数十年精力,编成《全宋词》,已于一九六五年由中华书局印行,最近又印行了修订本。继《全宋词》之后,编者又完成了《全金元词》,于是宋金元三朝词都有了总集,在学术研究,文献徵存各方面,其功绩不在《全唐诗》之下。然《全唐诗》成于数十馆臣之手,而唐先生以独力成之,此则非《全唐诗》所可拟矣。

此书分上下二册,共录金元二代词人二百八十二家,词七千二百九十三首。皆以善本、足本为据,加以标点、校勘、考订。尤以搜补缺文,校正误字,辨别真伪,为编者用功最力处。金元二代词,得此可为信本。

然古书散佚者多,或有仅存而为编者所未见者,亦或有编者所偶遗者,其间或亦有词可采。故所谓“全” 者,诚如编者自言:“基本上具备了全的规模” 而已。沧海遗珠,犹待拾补。

(9)宋词赏析 沈祖棻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三月初版

此书为女词人沈祖之遗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北宋名家词浅释》,凡分析、解释范仲淹、张先、晏殊等北宋词人十二家之词四十五首。作者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曾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讲宋词,此即讲课笔记。第二部分为《姜夔词小札》及《张炎词小札》,皆作者读四印斋刊本《双白词》时所加批语,今由其外子程千帆录出成卷。最后有附录三文,为作者之学术报告,曾在科学讨论会上宣读。

作者早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从汪旭初(东)学词,为汪氏得意门生,其所作词有出蓝之誉。抗战期间,旅居西蜀,多作词,极能道乱离之感,反映当时国运民生。一曲初成,万人传写。其词集名《涉江词》,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印行。

以词人而论词,对宋词之思想性、艺术性,必多独到的体会,深刻的理解,凡所阐释,至少可以掌握原作者的本意,此则本书之所以绝出于妄人妄解也。然此书阐释诸词,较侧重于艺术分析,盖所以应当时听讲者之要求耳。

(10)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七月初版

这是一本通俗读物。据作者《前言》说:“这本册子所收三十八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当时教课之暇为适应广大读者欣赏唐宋词的需要,断断续续写了些评价性的短文,分别以‘湖畔词谈’、‘西溪词话’、‘唐宋词欣赏’等专栏刊目……” 所以在我们读到这本小册子时,都觉得“似曾相识” ,因为这些文章都已在《浙江日报》、上海《文汇报》等报上发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