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13/45页)
唐宋本、学海本,三十六页
知不足斋本
沈氏乐府指迷一卷 宋沈义父撰
近附刊《花草粹编》后
渚山堂词话三卷 明陈霆撰
与诗话合刊
词藻四卷 国朝彭孙撰
《学海》本
西河词话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词源二卷 宋张炎撰。炎有《山中白云词》著录。是编依元人旧抄影写,上卷评论音律及宫调管色诸事,间系以图,与白石九歌琴曲所记略同,下卷历论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等十四篇,自明人陈继儒改窜入《续秘笈》,而袭用沈伯时《乐府指迷》之名,遂失其真,微此几无以辨其非也。阮氏以进呈。
江都秦氏刊
守山阁刊
粵雅堂刊
词林要韵一卷 此书不分卷,不著撰人,目录标题《新增词林要韵》,而书中标题则曰《词林韵释》。书缝有“斐轩” 三字。其所分部,一曰东红,二曰邦阳,凡十九部,而以上去二部依列平声之后,而入声不独为部,凡入声之作平上去声者各依类分隶于后,皆以平声十九部统之,自来词家未尝以入声押韵,而此以入分隶三声,盖后来曲韵之嚆矢,《书录解题》有《五十大曲十六卷》,《万曲类编十卷》,则宋时未始无曲也。阮氏依影宋抄本录以进呈。
江都秦氏刊
粵雅堂刊
词苑丛谈十二卷 国朝徐釚撰
刊本
右词曲类词话之属
钦定词谱四十卷 康熙五十四年詹事王奕清等奉勅撰
内刊。朱墨套印
词律二十卷 国朝万树撰
刊本
右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宋秦观撰
淮海集有影宋抄本四十卷,后二集已佚。
明初刊本
嘉靖中张刊本
万历十六年李之藻刊本
道光十七年高邮王敬之刊本,合为十七卷。后集二卷,补遗一卷。
增广笺注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 宋胡穉笺注
阮文达曾进呈内府
昭文张金吾有宋刊本,前有穉编《简斋年谱》一卷,暨续添诗笺正误。穉字仲孺,以宋人注宋诗,见闻较确,能得作者本意。集中酬赠诸人亦一一考其始末。南宋旧椠首尾完善,自序题绍熙改元楼钥。序题绍熙壬子间,则三年也。
秋堂集三卷 宋柴望撰
《秋堂集》未见,惟见鲍廷博手抄《柴氏四隐集》二卷,一卷为秋堂诗词,二卷为杂文。其词曰《凉州鼓吹》。根柢稼轩、石帚,亦南宋名家也。四隐者,国史望之外,曰建昌守随亨,制参元亨,蔡推元彪。鲍抄无三家作,盖总集之首二卷耳。刘郡丞履芬藏,是其江山先献也。
蚁术诗选八卷词选四卷 元邵亨贞撰 阮氏曾以进呈
亨贞字复初,有《野处集》四卷,已著录。此从旧抄过录,诗格高雅,绝无元世绮缛之习。汪稷跋《野处编》云:“上海陆郯以授稷刊行。” 是编及词卷首皆有“新都汪稷校” ,是亦郯所授刊之册。跋又合举三书为十六卷。今合观之,并属完善之书,其词隽永清丽,颇有可观也。
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南淮集三卷 国朝彭孙撰
乾隆八年子景曾、孙载奕刊本
清独山莫友芝录其知见书目于《四库简明书目》之眉。同治癸酉(1873),其次子绳孙录出之,为《亭知见传本书目》十九卷,多四库未收之书。今录其卷十九集部词类书目。别有词集附见於集部别集类者,亦录附于后。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八日,北山记。
(21)《世善堂书目》著录词籍 (明)陈第
张子野词一卷
柳三变乐章集九卷 耆卿
苏东坡词二卷
秦淮海词一卷 观
黄山谷词二卷
晁无咎词一卷
陈后山词一卷
周美成词二卷
漱玉集词一卷 李易安
陆放翁词一卷
知稼翁词一卷 莆田黄公度
李氏花萼楼词五卷 兄弟五人 庐陵
夏桂洲词二卷 言
乐府雅词十四卷 曾慥
草堂诗馀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