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第33/36页)
“我觉得有点熟悉,有点像我原来住的地方。”
妇人满意了,放开皮普准,让他出去了。街上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到处都是人,鞭炮也响了起来。一个老妪正在骂她那顽皮的孙子,老妪的样子也有点面熟。茶馆门口站满了穿绿袍子的男人,他们背着手,仰望天空,若有所思。皮普准看见信使和剪平头的男子也在其中,两人正在交头接耳。这时三姑娘提着一桶开水,从马路对面过来了,她吆喝着,信使和剪平头的连忙给她让路。忽然一个小男孩钻进这一群绿衣服当中,用竹竿挑着一长串鞭炮,“啪啪”地炸响了,街上又硝烟弥漫,震耳欲聋。但那些人好像聋子一般,仍旧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那信使和剪平头的居然可以在鞭炮声中交头接耳。鞭炮炸得皮普准心慌,他只好暂时躲开一阵,待他再回来时,所有穿绿袍子的男人都不见了,茶馆的厅堂里空空荡荡,三姑娘也不见了,只有小胡子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闷着头喝茶。皮普准向小胡子走去。
“你一再背叛她,真是伤透了她的心,可她是一个大善人,还每天给你两块钱。”小胡子说话时看也不看他。皮普准不由自主地坐在他身旁,似乎和他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小胡子开始诉说三姑娘的好处,具体说了些什么皮普准也没听清,只觉得十分感动似的。小胡子说着说着就“呜呜”地哭开了,皮普准也要掉泪了。正在这时他看见橱窗外面有个人影,正是那洗鱼的妇人,妇人朝他打着手势叫他出去,他却很害怕小胡子看见,垂下头,假装没看见她。小胡子还在哭,皮普准却不想掉泪了,他忽然觉得这里头有诈。这样一想,越发颓丧,就对小胡子说:
“你不要哭了好不好?”
“难道这种事不值得我为她伤心吗?”小胡子掏出块手绢擦着泪说。
“你不要伤心了,我和她分手算了,以后不再找她了。”皮普准忽然生出一种决心似的。
“真的吗?”小胡子急切地捉住皮普准的手,脸上的表情好像放下了一桩心事。他赶紧用手绢将泪水擦干净了。
“真的。”皮普准慢慢地说,一边站起身,向等在门口的妇人走过去。
“您好,老曾。”皮普准说。
“好!好!我们都好!”洗鱼的妇人高兴地说,“这回我们去订好旅游的计划吧,跟我来。”
他俩又走进妇人的饭店后面那间小房子,妇人打开抽屉,拿出那张地图放在桌上要他看。
外面天已经黑了,看不清,妇人却要他别开灯。
“黄昏的这种光线最能锻炼你的眼睛。”她说。
“我什么都看不清。”皮普准抱怨道。
“你只要长时间地坐在这里,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张和这一模一样的版图。这张是我绘制的,你知道它是如何制出来的吗?”
“不知道。”
“你好好地想一想吧,我要干活了。”
皮普准坐在光线昏暗的小房子里,思绪像野马一样奔跑开了。这一次,他所想的完全不是五里街的事了,他目前的处境困扰着他。一会儿他想与那位男老曾去荒山下守林,住在棚子里了此残生;一会儿又想与这位女老曾一起钻研,共同制作一张新版图;他还想自己亲自来充当信使的角色,给以后的新来者传递那种微妙的信息;或者当飞机再次降临小镇时,乘机离开此地,继续寻找新的城镇。在这些想法中,他一次也没想到返回五里街。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他那阴暗的心里拨开了一道口子,放进了一束光,他感到自己渐渐轻松起来了。他开始在房间里踱步。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从旁边的窗户望出去,小镇尽收眼底。霓虹灯五彩缤纷,鞭炮声此起彼伏,深蓝色的夜空分外纯净。他打开灯,看见了桌上那张制作粗糙的地图,他拿起地图来看,一种沁人心脾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他分明地感到:这个小镇,他已经在此生活了一辈子了,这里的每一个店铺,每一所房子,他都去过了无数次,到处都是他的呼吸,他的脚印。原来他正是出生在此地,而眼前这位妇人,或许是他的姐妹。他以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祖籍的人,只是因为他不知道而已。难怪他总在这里的街上看见一些熟悉的面孔,却又忘了是谁。不过感觉归感觉,这种事是无法证实的。
“我已经不打算回家了!”他向进来的妇人大声说。
“好!”妇人高兴地说,“你终于回到了你原来的家,我们可以天天一起去旅行了,是吗?我记得你的父亲就是一个探险的,他掉进了冰窟。”
皮普准十分惊讶,但他说:
“我也想探险,就在这里。”
“好,让我们今晚制定计划。现在我要去收拾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