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活里没有主角(6)(第4/5页)
话说这李鱼正头前游着呢,忽然听见身后嚷嚷,定睛一瞧,岸边大呼小叫有人溺水了。
此时此刻,他是离着最近的人。
怎么办?
救呗!
就瞧着本来慢悠悠向前的李鱼,一个鹞子翻身,突然折返回来。您要是问这水里怎么鹞子翻身,我当然不能,可李鱼能。
两臂舒展,像是两根笔直的浆,破开波浪,只是三两下就接近了。
要说李鱼,还是厉害,他不像不懂行的人,直接上手就救,而是专门绕到溺水者背后,先用腿顶起腰,再用胳膊肘撑起那人的胸腹,让他先喘上气儿。
等他不慌了,再用臂弯勾住脖子,往岸边游。
打电话找的救援还没来,李鱼就已经带着人上岸了。
紧急抢救,对嘴呼吸,那人长喘一口气儿,活了。
第二天,那学生和家长一起找到了学校。
要说也是没良心,李鱼救了人,那学生家长反倒觉得责任在李鱼身上:要不是追你小子,我儿子能下水吗?
据在场的老师事后描述,别看李鱼那小子平时跟大家嘻嘻哈哈,可那时候,脸沉得可怕。那家长张嘴就骂,李鱼憋着嗓子也吼了起来。
下水是小事儿吗!
那是要出人命的!
没想清楚就下水,没出事还好,真出事了,我能不救吗?您要是嫌我不该救,我再把他扔江里,您自个儿看他沉吧。
这一下,把那俩人臊得脸通红。
老师说,嘿,李鱼这小子,和水沾上边,就成了龙王!
这是我高中毕业前发生的事情,等我考回北京,渐渐就没了和这边的联系。后来发生的两件大事,都是从同学口中得知的。
李鱼高考完之后,没有去上学,而是接了他爸的活儿,从事渔业。
要我说,其实这也不错,因为按照李鱼的个性来说,除非他去当个游泳运动员,要不然什么都比不上江上生活好。
李鱼游水的本事,不知怎么了,越来越好,连他爸都说,这小子快成鱼精了。
除了那帮有事儿没事儿闲得无聊就找他下江的兄弟,还有不少听说他厉害专程找来的。比如有一次,来了一水产老板,也是李鱼他爸的老相识,他听说李鱼有能耐,于是专门求证。
他从船上拿出一条鲫鱼,在鱼身系上红丝带。
他撒手扔鱼,李鱼跳江捞鱼,要是能捞着,以后他给李鱼他爸出货,少百分之三十。
李鱼一听,行啊,你扔吧。
眼瞅着那鲫鱼“唰”的一声进水了,他自己一个跟头也窜了进去。
水面静了十来秒。
一条大鱼被猛地抛了上来。
正是系着丝带的那一条。
可李鱼呢?等了半天怎么还没瞧见?
背后脚步噔噔噔响,这小子不声不响从船尾爬上来了。
当然,这事儿传得邪乎,究竟李鱼是不是真捉到鱼了,我觉得夸张成分较大,可我接下来说的这事儿,倒确确实实是件真事儿。
凡大江大河,必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桥,一个是堤。
可这两样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有桥则高,自杀的人多。
有堤则险,出激流出险滩。
李鱼掌了家里的船以后,就不再是岸边小打小闹的捕鱼了,得往水深的地方去。恰好在他刚开始捕鱼没多久,城里出了自杀的事儿,有一个小伙子因为感情问题想不开,跳江了。
家里人哭天抢地。
既然是跳江,那就在江里捞尸首呗。
反正有堤坝挡着,也不至于被冲到下游去。
关于这捞尸,得再解释几句,临江临河容易出事儿的地方,总有所谓的捞船,他们不是寻常捞鱼捞虾的渔夫,而是专门打捞尸体的。
这种人往往开价极黑,有好一点的,是捞着了再换钱,有的干脆漫天要价,先给十万,然后再说。
这小伙子的家人就碰上了这么一茬儿,属于黑上加黑的,明明已经通过定位,找到尸体了,却不打捞,而是就把船泊在水面上,不动。谁想捞都不行,先给二十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