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集〕(第4/9页)
看样子这个外国佬铁了心要在中国待下去了。
“邱岩同学,咱俩好像好久没交流了。”
邱岩抬眼注视,惊讶地:“啊,原来你知道。”
“我这些日子不是陪我妈去找新材料了嘛,有工夫我带你去那片竹林看看……”
邱岩的手机又响了一声。
王旭懊恼地转身走进自己办公室,门被关上。
邱岩的大眼睛看着王旭,他又妒忌又赌气地假装在看电脑。
在义乌港,莱昂手里拿着报单夹,微笑看着邱岩走来。
邱岩大方地说:“莱昂,谢谢你的花!”
莱昂:“喜欢吗?”
邱岩:“但你的花给我带来了困扰。”
莱昂:“为什么?”
邱岩指了指集装箱:“这么多货需要召回处理,我还要代表玉珠集团跟你谈价格,谈损失分担。那些花在别人眼里就算是贿赂。”
莱昂尴尬:“我没想到。”
邱岩一笑接过报单夹一拍他,大步走去:“所以,以后别再给我惹麻烦了。这些货登记了吗?”
莱昂被邱岩的聪明洒脱折服,感慨地看着她的背影,快步跟上。
邱岩余光瞥了眼远处,王旭躲靠在集装箱后,正偷看着这边,随后,他摘下墨镜满脸懊恼。
第二天,王旭对莱昂提起他考中文六级的事,主动说要帮他请个浙大毕业、专职的中文老师。
莱昂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王旭,问:“为什么?不会是你不想让邱岩教我吧。”
王旭心里在痛骂:“莱昂真不要脸皮。”嘴上却好心地说,邱岩在美国学的是美式中文,不正宗的。到时候别人会把四块钱的货卖给你十四块,你等着吧。王旭想起什么:“怪不得邱岩说你脑子不好使,怎么教都教不出来。”
莱昂瞪眼:“她说的?”
王旭:“有篇最简单的古文,我本来想教你背,邱岩说算了,莱昂连基本功都没打好,再怎么逼也学不会。”
莱昂不服:“什么古文?你说!”
王旭递过一张打印着文言文的纸条对莱昂说:“行吧,你既然这么上进。我给你讲讲,这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一段古文,记叙了一个很有趣的生活小插曲:有个叫季姬的小孩特无聊,看见荆棘丛里的野鸡就逮回来养。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喂它们。吃饱了,鸡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弄脏驱赶鸡,鸡吓坏了,就跳到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打鸡,却打中了桌上的陶俑,掉地上碎了。鸡躲在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鞋把鸡打死了。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小文。能流利地朗读出这篇古文是学习中文的基本功,就像学二胡的首先要拉好《二泉映月》是同一个道理。哪天你上台给邱老师一个惊喜?”
莱昂双手一拱说,我会努力的,在不久的将来。
有一天,莱昂与邱岩、王旭偶尔来到商城广场的外语角,挤进了最为热闹的那圈人堆里。在这里,几百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一起运动,一起听歌,一起看电影,一起做环保,一起做公益。
莱昂接过了主持人的喇叭,用熟练的汉语说:“请让我朗诵一篇古文,献给教我汉语的邱岩老师,献给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义乌。”
接着莱昂就声情并茂地用汉语大声地背起这节古文:“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广场上的人欢声雷动,一阵热烈的鼓掌。
莱昂即席发表演说:“《我爱你,我的第二故乡》。在义乌,提起市场建设、摊位租金,提起联托运业、划行归市、打假治劣等等,市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手段,保持了强有力的权威,给我们外来经商者以同城市民待遇。义乌是我们经商人的乐园,外省人、外国人几乎没有禁区,更无尊卑的称呼,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都照顾到了我们外来经商者。感谢你,我的第二故乡!”
邱岩身着吊带裙上前祝贺,庆贺莱昂中文学习上的突飞猛进。
光彩夺目的邱岩给王旭说起了自己对莱昂的印象:“这个渔民后代真的喜欢义乌了。这次商品召回风波,莱昂很不情愿,损失也不少,但有了他的配合和帮助,我们确实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排除了从欧洲发回国内的障碍。”
王旭将郁积多日的怨气发泄出来:“所以你施以美人计;其实,假如没有他帮忙,这件事情我们也能办好。”
邱岩怒了:“算我看偏了眼,我本以为你从山里出来长大了;没想到,你还是原来的大块头、小心眼,我很失望!”她气得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