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4/4页)
但我们整夜都在挂念着那只可怜的猫咪,根本就睡不好。第二天清晨五点钟,天刚亮,我们就从床上爬起来。暴风雨已经平息,但周遭的一切仍在滴滴答答地淌水。我们走出家门,踏入黎明清冷的曙光中,而东方天空太阳升起的地方,已开始冒出几道红色的光芒。我们往下走,踏入湿透的灌木丛,走到那堆树枝前方,却没看到那只猫。这个竖坑大约有八十英尺深,而在十英尺深左右的地方,以及下方深处,各有一条坑道与这个竖坑交叉相会。第一条坑道是一条约二十英尺长的下坡道,而我们认为猫必然是把她的小猫安置在这里。要把洞口那些又湿又重的树枝全都移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全都清除干净。最后,当我们终于看到洞口时,却发现它已不是当初那种整齐利落的正方形。旁边的泥土崩塌陷落,而洞口上有些较小的树枝和细枝掉进坑里,在大约距离地面十五英尺深的地方,形成了一座简陋的平台。平台上又堆了一层被风雨冲进来的泥沙和小石头。所以那儿就好像多了一层薄薄的地板——但真的是非常非常薄:我们可以透过这层地板,瞥见坑底积水的隐约幽光。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远处,距离崩塌竖坑洞口大约六英尺远的地方,有一个四英尺宽左右的正方形洞口,但它同样也已经崩塌陷落。若是用双手抓住旁边的灌木稳住身躯,俯身把脸贴向湿滑的红泥洞口往下看,就可以看到坑道里的情形——大约可以看到一两码之内的距离。我们隐约瞥见一个猫头的轮廓。猫头从红泥中冒出来,好像一动也不动。我们猜想,大概是坑道在豪雨冲刷下塌毁,而猫的半个身子被沙石活埋,现在说不定都已经断气了。我们大声呼唤她:洞中传来一声微弱粗哑的叫声。接着她又叫了一声,所以她还没死。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把她救出来。在这种被雨水湿透,随时都可能崩塌的土地上,根本没办法让起重机固定住。而那个细树枝和泥土铺成的脆弱平台,也无法承载人类的重量:我甚至不敢相信它竟然能承载住猫的重量,但那只猫显然一天至少会跳到平台上好多次哩。
我们找了条粗绳绑在树上,每隔三英尺打上一个大结,然后从洞口把绳子放进去,尽可能不沾到污泥,以免让绳子变得太滑手。然后我们派一个人带着猫篮攀着绳子爬下去,看看能不能把猫救上来。猫果然就在那儿,蹲坐在湿软的红泥中——她全身湿透,冻得发僵。她身边有六只小猫,大概才刚出生一个礼拜,连眼睛都还没张开。她陷入了困境,因为在暴风雨肆虐的前两个礼拜,滂沱的豪雨从洞口打进来,使得坑道两旁和上方都有部分塌毁;她找到的这个巢穴,原本看起来好像既干燥又安全,此刻却变成了一个潮湿寒冷、摇摇欲坠的死亡陷阱。她那晚到家里来,就是想要找人去救她的小猫。家里的其他猫狗儿对她满怀敌意,她原本早就吓得不敢靠近屋子。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她现在已对人类心生畏惧,但为了救小猫,她设法努力克服了自己的恐惧。然而她并没有获得帮助。在那个可怕的夜晚,当豪雨不断地打进来,她四周的泥土开始松脱滑落,她背后那个漆黑隧道中的积水一点点地升高时,她必然已放弃了一切希望。但她还是继续给小猫喂奶,所以他们全都还活着。小猫在被抱进猫篮里的时候,龇牙咧嘴地“嘶嘶”怒吼。母猫冻得全身发僵,没办法自己爬出来。我们先把那些发怒的小猫带出去,而她蹲坐在湿泥中静静等待。猫篮再度坠入洞口,把她接了出来。我们把他们一家七口接回家里,让她待在一个安全的角落,拿东西给她吃。小猫渐渐长大,各自找到新的主人。她此后就留了下来,安分地当一只家猫——好像还继续生了好几胎小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