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勃鲁阿(一片喝彩声)(第3/3页)
“去你的吧,该死的,别装笑脸啦!”奥尔良心里说。
但是,这笑脸并没有引起别人不愉快的印象。相反,大家都很喜欢它。
莫里哀先生继续妙语连珠地说,只因为陛下抑制不住消遣消遣的愿望才来到这里,但他清楚地知道,他和他的演员只是一些蹩脚的模仿者,而优秀的正规演员都坐在观众大厅里……
于是,有好多人扭过脸去,看布高尼府的演员们。
“不过,陛下是否赏光让我们演一出小滑稽剧?当然这是一个小玩意儿,不值一顾。……可是,在外省,不知为什么,引起过哄堂大笑!……”
这时,戴羽饰帽子的傲慢的年轻人身子微微挪动一下,作了一个有礼貌的、肯定的手势。
于是,在幕后满身是汗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在几分钟内改装好了舞台,演出了滑稽剧《多情的医生》,这个剧本是莫里哀先生在流浪中无数不眠之夜里创作的。
高乃依悲剧中庄严的、骄傲的人物从舞台上消失了,取代他们的是高西布斯、格罗雷纳、斯卡纳顿尔以及小滑稽剧中的其他人物。当多情的医生一登上舞台,大殿里人们顿时笑了起来,人们仔细看看才能认出这是刚才的尼高梅得。当他开始挤眉弄眼的时候——人们不觉失笑,在他做了第一次尾白之后——人们便哈哈大笑起来。几分钟之后,哈哈笑声变成哄堂大笑。人们看见,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傲慢的人倒在椅背上笑不可抑,站起来,唏唏嘘嘘地擦眼泪。忽然,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坐在旁边的菲利浦·奥尔良也尖声大笑起来。
多情的医生眼睛突然明亮起来。他明白,他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他在尾白之前,做了习惯上的停顿,以便放过大笑的轰鸣,这时候,他明白了,他听到了著名的、形容不出的、表明喜剧完全成功的那种大厅里的欢声雷动。这种情景在莫里哀剧团里叫做“勃鲁阿”(大声喝彩)。这时候,这位伟大的喜剧演员感到自己后脑勺上有一阵甜丝丝的凉意。他想到:“胜利啦!”于是又添加一些花招。在门口站岗的火枪兵最后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了。照规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许纵声大笑的。
大殿里只有布高尼府剧团的演员们没有笑,但德泽耶和另一个演员除外。
“救救我们吧,圣洁的姑娘,”医生脑子里嗡嗡作响,“给你一手,再给你一手,再一手!救救我们吧,胖子杜巴克!”
“魔鬼!魔鬼!多么棒的喜剧演员!”蒙弗廖里惊恐地想到。他用黯淡的目光环视一下周围的人群,看见附近龇着牙的维利耶,维利耶的后面稍远一点,一个布高尼府剧团演员闪着明亮的眼睛,真诚地哈哈大笑着。他穿着带花边和绦带的衣服,胯间挂一把长剑,他过去当过近卫军军官,他把原来复杂的贵族姓名改成了简短的演员艺名,叫做弗洛里多尔。这个瘦脸的、鹰钩鼻子的人是一个出色的悲剧演员,并且是法兰西扮演尼高梅得的最佳演员。
“然而,他干嘛要演尼高梅得,把自己弄垮呢?”弗洛里多尔笑得跌倒一边,想到:“他想同我一争高低吗?为什么?我们把舞台平分秋色好了:让我演悲剧,给你演喜剧!多么好的技巧!谁能同他竞争呢?也许只有斯卡拉穆什?即令他……”
《多情的医生》的终场被一片喝彩声所淹没,直震得卡里阿提德大殿地动山摇。
“谢谢奥尔良公爵,谢谢!”当工人们悬起了绳子,把幕拉起来,隔开舞台的时候,扎哈里亚·蒙弗廖里想到,“从外省给我们带来了魔鬼!”
随后幕落了下来,又升起,又落了。又升起,落下,落下。莫里哀站在舞台前沿,鞠躬,汗珠从额角滴到木板台上。
“他从哪里来的?……他是谁?所有其余的人也是他的人吗?这个胖胖的杜巴克呢?……这个女仆……谁教他们的?……各位,他们比意大利人还强!瞧瞧这个莫里哀的鬼脸,陛下……”
“我跟您说过,陛下,”菲利浦·奥尔良用坚定的口吻对路易十四说。但他不去听菲利浦·奥尔良的话。他用手绢擦擦眼,仿佛是在哭什么亲人似的。
噢,亲爱的,去世的外祖父克莱塞!多么遗憾,1658年10月24日你不能到近卫军大厅来看看!
敕命将小波旁剧院授予菲利浦·奥尔良公爵殿下的剧团作演出之用。批准奥尔良公爵给他们规定的薪俸。核准他们与意大利喜剧团轮流演出,一天由意大利人演,另一天让法国人演。照此办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