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安娜·普莱斯(第3/3页)

这就是当时的情形。

卢蒙巴一行等了大半天,直到得到一名地方官的救助,被带至布隆古。他们在那儿停留歇脚,因为卢蒙巴的妻儿已是饥肠辘辘,需要充饥。当总理等在树荫下,掸着裤子上变干的烂泥时,一个村民认出了他。很快,兴奋的人群便将他包围起来。他即兴发表了一番演说,表明非洲对自由的渴求是无法遏制的。人群中,隐藏着一个南非的雇佣兵飞行员,他有台无线电。不久,中情局站长获知卢蒙巴逃走了。刚果全境无形的无线电波飞快地散布了几个加密的词:兔子已逃。

军队在距离我们村不到五十英里的地方重新逮捕了卢蒙巴。人们麇聚于途,用棍子或神物敲打着押解他回去的士兵的钢盔。该事件通过鼓点飞速传出,传遍全省,再传及更远的地方。我们的几个邻居甚至赤着脚跑去,想去助他们被俘的领袖一臂之力。但身在那场雷霆风云之中的我们,身在那则足以轰炸我们耳膜的消息里的我们,却一无所闻。卢蒙巴被解往提斯维尔监狱,然后飞往加丹加省,最终遭残忍拷打而死,为了避免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未将他的尸体归还给他的寡妇。

波利娜和孩子们伤心欲绝,然而无骸可葬对一个刚果家庭来说更为可怕。尸身无人哀悼,灵魂就不得安息,它会在夜间飞来飞去。那几天晚上,波利娜上床时,都会恳求丈夫不要用他的喙咬啮生者。不管怎样,我就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她肯定祈求过他不要去偷取那些占据他位子的人的灵魂。尽管有她的祈祷,刚果仍落入了毫无灵魂可言的浅薄之人手中。

这件事发生十五年之后,我在亚特兰大,坐于收音机旁,听丘奇参议员及其特别委员会针对刚果召开的听证会。我的指甲紧抠着掌心,直到抠破皮肉。我当时究竟身在何方?难道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吗?八月的那场政变,我敢肯定我们一无所知。从卢蒙巴遭囚、逃跑,到重新被捕被杀害的五个月里,我又记得——什么呢?干旱天气里烧水做饭的种种艰辛;教堂里发生的一场屈辱事件;村里日益严重的纷争;当然,还有露丝·梅的病;以及和利娅的激烈争吵,因为她想和男人一起去打猎。每一天我都过得提心吊胆,我与那些以月或年为单位发生的事件完全脱离了联系。历史根本没有出现在我的脑中,直到现在,领悟才悄然而至。如今我知道,无论你有何种负担,想让自己与那些强人的命运保持距离,都是妄想。在一九六一年一月那可怕的一天,卢蒙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也是。从猫头鹰双翼上坠落的刚果甚至让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也受到牵连,我们这些传递善意的信使在错误意图之海上漂泊无依。

奇怪的是,当它真的来临时,我却觉得自己好像从结婚起就一直在等着它。等着斧头下落,好让我在走开时心中不必怀有丝毫的宽恕和原谅。也许,悲剧从我婚礼那天起就开始了。甚或更早,从帐篷布道会上我初次对拿单行注目礼就开始了。陌生人邂逅,世界末日便随之铺陈开来。谁能说得清它是从何处开启的?许多年来,我都在回望那条泥泞的道路:要是那天清晨我没有让孩子们落到我的视线之外,该有多好。要是我一开始就不让拿单将我们带到基兰加,该有多好。要是浸信会没有插手让刚果人更改信仰的事务,该有多好。如果美国人及其之前的比利时人并未沾满非洲人的鲜血、攫取他们的财富,又将如何呢?如果白人的世界和刚果根本没有交集呢?

哦,想要修复宿命,是个不错的念头,可那是决然无望的事。那条小径一直可回溯至我们出生之前的时代,直没入那口深井之中,像扔出石块一样诅咒我们自己的祖先是件容易的事,但那不过是在咒骂我们自己和所有造就我们的事物罢了。如果我未曾与那个名叫拿单·普莱斯的牧师结婚,我那几个各有个性的孩子也就永远不会见到这世界的光亮。我穿越了自己的命运之谷,仅此而已,并学会了去爱那些可能会失去的东西。

你大可诅咒死者或为之祈祷,但别指望他们会为你做任何事。他们已然远去,远得对观看我们、看我们以天堂之名会干出何种勾当毫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