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结局(第4/6页)
大宋没巨唐那般厚的家底容天子作妖,不亡国,简直是天理难容。
婠婠很快便拉起了一支队伍,北抗鞑子,南抗大宋昏庸政府,不愿做奴隶的人纷纷响应。
鞑子分两种,一种是绣花枕头,但比南宋中用一点,另一种是战斗力颇高,让人不容小视的。
婠婠先灭了绣花枕头,占了燕云之地。
这个地方是咽喉之地,北上能收复汉家河山,南下能灭了只知享乐的天子与朝臣。
将城防建好后,婠婠选择了先南下——毕竟是秦桧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朝代,她心里虚得慌。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至于燕京,便先由黄药师镇守。
这些年来,她声名鹤起,前来应援她的人不计其数,道教首当其冲,派了不少弟子来助阵。
看到这一幕,她心情颇为复杂——千年前,她可是与道家的人不死不休来着,如今沧海桑田,他们倒是统一战线,成了盟友。
这种狗血的剧情,她做梦都没想过。
到底是道教,汉人本土的宗教,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总是会比那些外来的宗教更为关心自家天下的未来。
这样也好,黄药师的性格太孤傲,有这些在燕京一同守着,她更放心些。
婠婠这般想着,领兵出征。
风起云动,似乎有曲子传来。
婠婠耳朵动了动,回头去瞧。
挺直的竹子被压弯,黄药师立在竹子上,垂眸垂着玉箫,恍若月下仙人临凡间。
婠婠挑了挑眉,冲黄药师道:“师父,我去去就回,不要太想我。”
将士们哄堂大笑:“黄老邪要娶徒弟了。”
婠婠佯怒:“谁说黄老邪要娶徒弟了?”
箫音微顿,婠婠眼波流转,瞧着面色如旧的黄药师,甜甜道:“我师父才不老!”
曲音扎然而止,竹林中的人没了踪影。
啧,假正经。
这场战役比婠婠想象中的还要简单。
她的兵马还未到城下,天子已经率领百官来投降了,之后收拢部队,将自己的心腹镇守这个地方,再带着收拢来的军队,挥师北上。
这个朝代很奇特,天子打压武将,武将的地位很低,士兵更没有发言权,畸形的时代让军队战斗力为零。
可当了她的部下后,士兵们个个争先恐后杀鞑子,一点也没有她刚见到的时候的萎靡不振。
她的二师兄陈玄风嘴里叼着草,煞有其事对她道:“这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带兵的人换了,气势也换了。”
婠婠点头,很是认同。
与鞑子决一死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久不出山的王重阳也来助阵,另外还有丐帮等许多门派的高手,三三两两聚在一处。
黄药师博览群书,熟知百家,与王重阳聚在一起说话,老叫花子洪七公的声音洪亮,时不时地插着话。
王重阳一本正经,洪七公太邋遢,越发显得黄药师丰神俊秀,如月下仙人一般。
婠婠频频看去,黄药师视若无睹,只与王重阳与洪七公说话。
陈玄风看了半日,扔了嘴里的狗尾巴草,伸手去揽婠婠的肩:“师妹,不是师兄说你,你的心思——”
婠婠眉梢微挑,威胁意味再明显不过。
她的天魔音已经练到第十七层,当今天下,已经无人是她的对手。
陈玄风干笑两声,收回了手,继续道:“别看师父素日不把世俗礼节瞧在眼里,其实心里,最是在乎的,你喜欢了他,才不会有好果子吃。”
“我爱喜欢谁,便喜欢谁。”婠婠懒懒道:“与你有甚关系?”
“没关系。”陈玄风又从一边拔了根草,塞在嘴里,道:“只是我有点意外,师父收的徒弟,名字后面都带个风,为什么你没有?”
婠婠道:“因为我生得比你们美,自然不需要带风。”
她懂陈玄风的心思,也懂大师兄曲灵风、甚至小师弟陆乘风的心思,可懂是一回事,要不要在一起,滚一滚床单,就是另一回事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说实话,她挺想与那个萧疏轩举湛然若神的男子来一发的。
她现在对他的感情,应该算不上喜欢,这个时候睡一睡,也不耽误她继续修炼天魔音。
婠婠是个行动派,这个念头在心里过了一下后,晚间她便去找黄药师了。
不日便要出征,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情绪让军营里的将士们彻夜狂欢。
谁也不知道,明天的他们会不会留得性命,可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义无反顾。
他们自古以来便是华夏大地的主人,数千年的时间虽然颠覆了无数个朝代,可将坚韧、宁折不弯的优良品质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没有数千年底蕴的蛮夷人,永远不明白他们的坚持与生来便有的自豪感。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