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4/4页)
“可是不管一个人怎样特别具有当铁匠的素质,”她笑起来,“我倒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不先当学徒就能当铁匠的。”
“那你有什么建议呢?”他问。“别忘记,我感觉到自己怀着这种写作的才能——我解释不上来;我只知道自己怀着这种才能。”
“你必须受充分的教育,”对方回答,“不管你到底会不会成为一个作家。随你选择哪门行业,这种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必须不是潦潦草草和粗枝大叶的。你应该进高中。”
“不错——”他刚开了个头,就被她打断了,因为她又想到了一点:
“当然啦,你一方面还是可以继续写作的。”
“我不得不继续写下去,”他严正地说。
“为什么?”她望着他,着实给搞糊涂了,因为她不太喜欢他这股抓住了这想法不放的顽固劲儿。
“因为,不写作就休想进什么高中。我必须生活,还要买书籍和衣裳,你知道。”
“这我可忘了,”她笑了。“多可惜,你不生下来就有钱!”
“我情愿有健康的身体和想象力,”他回答。“钱,我可以自己挣,可是别的那两桩东西就必须由老天给——”他差一点说出“你”来,跟着把他这句话修正为“必须由老天给(make good)一个人”。
“别说make good,”她嚷着说,脾气发得挺可爱。“这是俚语,真不像话。”
他脸一红,结结巴巴地说:“说得对,我但愿你每一次都纠正我。”
“我——我很高兴纠正你,”她吞吞吐吐地说。“你心里有那么多的优点,我真希望你变得十全十美。”
他一下子变成她手里的黏土了,他热烈地想望着由她来塑造自己,她呢,也同样热烈地想望把他塑造成她理想的男人的形象。她说时机正巧,高中入学考试就在下一个星期一开始,他一听,马上自动地说愿意去投考。
随后,她弹琴、唱歌给他听,他呢,怀着饥渴的热望盯着她瞧,饱享着她的美色,心里纳闷着,为什么竟没有上百个追求者,像他自己那样,在那里听她弹唱,想望着她。
【注释】
(1)所罗门群岛,南太平洋的一个群岛,在新几内亚东方。
(2)这些是正确的说法,马丁本来的说法是never did nothing,if I was them things。
(3)因为莎士比亚的剧本多半是用无韵诗体写成的。
(4)本书中所引用的报章、杂志的名字,多半是作者杜撰的,然而多半都有所影射,譬如下面提到的《横贯大陆月刊》就是《大陆月刊》,《白鼠》就是《黑猫》等等。
(5)20世纪初期正是吉卜林最走红的时期,他的名作《丛林之书》、《勇敢的船长》、《基姆》等都已相继出版了。
(6)俚语,“供给、补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