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读书会(第3/4页)

比尔夫妇一直负责收稻草工作。在晴好的夏日早晨,比尔带着镰刀走到邮局后门说:“告诉蕾恩小姐,草长得差不多了,天气不错,小姐一批准,我就开始割草了。”草被割下后,比尔的妻子来帮忙,两人用耙扬稻草,休息的时候喝上齐娜送来的啤酒或茶。

比尔是个典型的庄稼人,脸色红润,眼睛闪亮有神,身体消瘦,精力充沛。比尔的妻子脸色红润,身体像个圆桶。她不像别的妇女那样戴遮阳帽,而是先戴一顶白色的平纹细布的帽,外面再戴一顶宽边的灰草帽。这让她看上去像个老派的威尔士妇女。她是个欢乐的老人,咯咯笑起来的时候满脸皱纹,连眼睛都快找不到了。很多时候大家请她帮忙接生。

稻草晒干后,比尔到邮局后门喊:“蕾恩小姐!小姐!我们准备好了。”这时候铁匠们出来堆稻草,栗色马佩吉负责运草。一整天是来回的奔忙和欢乐的叫嚷。厨房的桌上摆好水果馅饼和蛋乳。桌子一头摆着有馅的熏排骨。工人们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冒泡的啤酒源源不断的供应。桌子一头摆着一罐自制的柠檬水。

主菜熏排骨用的是猪颈部的一圈排条,中间塞上馅料。这盘菜需要用上屋里最大的碟子。馅料有洋葱和鼠尾草,香气扑鼻。现代人可能不喜欢这道菜,但是干完活的工人特别喜欢。老比尔先生,饭后的一番致谢辞里总少不了提到这道熏排骨。“我收稻草干了四十六年了。我为您干活,也为您父亲和祖父干活。每次熏排骨都是最好的一道菜。瞧瞧我桌上的骨头,就知道这排骨多好吃了。这是最多油最好吃的一次啊。”

蕾恩小姐发表过致谢词后,让人端上红酒、香烟和鼻烟壶。桌上有个规矩,每人不管会不会唱歌都要献上一曲。因为没有伴奏,很多人都唱不成调,旋律不够,大家就用长度来凑数。

每年比尔先生都要半唱半吟一首讲牛津郡的一个人去伦敦的探险故事:

去年秋天时,收获都结束,

小伙子收下豆角割下苜蓿,

萨姆有个胆大的主意,

去城里游一趟,

他三年前和地主布朗去城里,

家里的女佣都不知道,

住在伦敦城,

萨姆想给姑娘买衣裳,

萨姆长得高又壮。

萨姆想,如果主人同意了,他就去拜访在城里的妹妹。如果地主不同意,萨姆说:

这个老家伙,我帮他卖命干活。

我们休息他就抱怨,谁在乎。

可是萨姆还要经过母亲的同意。母亲想到要和儿子分别就哭起来。但她很快高兴起来:

既然你这么坚持,就准备好去城里,

我给你洗好衬衫,再熨得平整,

离别前母亲给出忠告:

萨姆你要好好的,

无论别人对你怎样,都别记恨。

萨姆回答道:

母亲再见啦,我已整理好行装!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您担心。

萨姆带上一根树棍,穿上外套,走向伦敦。

劳拉对这首又说又唱的歌谣念念不忘,成年后走在伦敦桥上,她问行人有没有听过“萨姆”或者“地主布朗”的故事。在晚宴上的宾客对这一段接一段的歌谣没有厌倦,因为小铁匠们都溜走了,剩下的劳拉和蕾恩小姐喜欢这种老套又缓慢的娱乐。

大家围坐桌边。比尔夫人抱着双臂,耳朵竖起不放过一点信息。她说:“孩子们都在天黑后出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没人见到孩子灵魂的小翅膀颤动了。”老比尔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晚宴快结束前不停地打嗝。齐娜在这种场合是重要的二号女主人。老铁匠的眼睛因为满意别人觉得他的笑话有趣而闪着光芒。蕾恩小姐身着丝绸长裙坐得笔直,身上的金链子和胸针闪耀,仿佛是来自于另一个空间的访客。劳拉身着粉色的印花裙,进进出出地端着盘子和酒杯。这就是庆祝收稻草的晚宴,是对传统的沿袭。与之相比,很多传统已消失殆尽。

五月柱被砍断做柴火,莫里斯舞在年老的舞者去世后就淡出舞台,庆祝耕地开始的周一也沦为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在烛镇绿里,村宴还是个公众假期。这可以追溯到村里教堂建立的时候,沿袭了好几个世纪。

在此之前,绿里有和宗教信仰无关的宴席。十九世纪后期,村宴少了基督教精神。

村宴是民众的节日。神职人员和当地有身份的人插不进手。大宅里的佣人可以加入庆祝活动。村里随处是音乐声,大家在各种游乐设施上玩得不亦乐乎。喜欢玩乐的人们可以掷椰子壳,打玩具枪,坐海盗船和旋转木马。有铜管音乐为大家的舞蹈伴奏。这完全是场游园会。一大早人们会从周围的村子里涌入烛镇绿里参加狂欢。

村民们为热闹的场面感到骄傲。最大最华丽的旋转木马立起,显示出当地的繁荣。老人们回忆以前的项目不过是骑牛之类的活动,只有寒酸的卖姜饼的小吃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