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9/11页)

把茶装好后,嘉和主动地叫住了楚卿。在暗夜中呆得时间长了,眼睛已经适应,彼此在天光下,能够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嘉和迟疑了片刻,才说:“那小姐,如果允许的话,您能否告诉我,您还见得到杭忆吗?我知道他还活着,可是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

即便是在暗夜中,嘉和还是能感觉到楚卿的不安。那姑娘又仿佛是在为杭忆辩解:“伯父,杭忆做的事情,都是对得起您的,不辜负您的。他只是担心牵连你……”

“我知道他在干什么。”嘉和沉默了一会儿。

楚卿就脱口而出:“伯父,跟我走。”

“跟你走?”嘉和真是吃了一惊,黑夜里她的声音一下子放得很响,又连忙压低,“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抗日根据地。党让我们帮助您脱离险境,跟我上根据地吧。”姑娘热切地动员他。她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却没有正面回答,为了掩饰汹涌而上的情感波涛,他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轻声地说:“我的儿子杭忆,在我看来,一直就是个前途难卜的孩子。他从小就极度敏感,我一直把他看成那种非常容易夭折的青年。他表面看上去有些轻浮,实际上他一往情深。他像他的爷爷,也像我,你们帮我……爱护他吧……”他说不下去了,在一个年轻姑娘面前是不应该落泪的。

此刻,在山上,在亲人中间,他愿意谈得更深入些。这两兄弟走出了一段路,嘉和才说:“盼儿的事情,你都晓得了。从今天出城开始,她就不会回我们那个羊坝头杭家大院了。可是她总还是要回来的。西冷临走前托我一定照顾好这个女儿,你想,我管不着她已经有十来年了,现在她最是离不开我的时候,我怎么可以离开她呢?”

嘉平也回过头去看看,他看到了茶技的疏条中的盼儿,她坐在茶坡上,正在和小撮着细细地说着什么。再过一会儿,等往来行人更少的时候,小撮着就要把她给带走了,带到那个小掘一郎发现不了的地方。嘉平想说有人照顾着你女儿呢,你就不用担心了,可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嘉和仿佛晓得嘉平是怎么样想的一样,又说:“就算盼儿有人照顾吧,那么叶子呢?你不是已经告诉我,叶子不愿意与你一起去重庆吗?你再和我说一遍,你觉得你还可以说动她吗?如果需要,我可以再帮你去和她谈一次。你看,她就在那里,她正在和儿子说话呢。他们母子俩可真是从来也没有分开过一天的,她同意你把汉儿带到重庆去深造吗?”

嘉平皱着眉头说:“她不再是我想像中的那个叶子了,从前她对我言听计从。这不能怪她,我们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再说,我也是有负于她的。只是我想弥补,她却不给我机会。在重庆方面,我倒可以说服。事实上,这一次回家,事先我和她都达成一个共识,除非她能够接受这个现状为前提。你晓得,我从心里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叶子,从来也没有——”

嘉平一会儿她一会儿她的,这两个“她”像绕口令似的把自己都给说糊涂了,最后他只好沉默不语。两兄弟就这么在祖坟前愣了一会儿,嘉和苦笑了一下,突然说:“从前家里的人都说我像父亲,你看,闹了半天,谁更像?”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看祖坟。那里,父亲的坟,他们各自的母亲分别安息在自己的坟去之中。他们在绿爱的坟前站了很长时间,嘉和才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要的情分,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妈比爹要死得惨多了,可是细细想来,妈倒是有那么一份守了一辈子的情,爹却没有。他喜欢两个女人,两个女人却都不能领受这分情。爹到临死之前就悟出这个理来了,所以他要一个人躺在这里。”

“大哥,你这不是说我吗?”

“我很少说你,甚至可以说,我几乎从来也没有说过你——”

“可我比谁都了解你。”嘉平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了,“有许多话我本来以为不用我说出来的,我们两个应该心领神会。比如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我在决定和那个女人一块儿过的时候,我想到过你。我想……我知道……”他有些犹疑,看了看大哥,还是决定把话说出来,“我想,也许我这样做就成全了你们,我知道你其实——”

嘉和突然面孔通红,他一下子打断了嘉平的话,气急起来,说:“我一直就喜欢她,在你远远还没有喜欢她的时候,我就喜欢她;在我们还都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喜欢她。——不,不不,不是我有多么高尚,只是我不想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包括和你分享。”

嘉平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是说,叶子到现在还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