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3/82页)

“我假装像是第一次走进这幢房子,”米克说,“这样我才能看出所有的装饰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她走出屋子,来到前廊,然后又走回来,站在门廊里。整整一天,她、巴布尔、波西娅和爸爸都在为这场派对布置门厅和餐厅。装饰物是秋天的树叶、藤蔓和红色皱纹纸。在餐厅的壁炉和衣帽架后面的支撑物上,有嫩黄色的树叶。他们沿着墙壁拉上了藤蔓,餐桌上将摆放宾治盆。红色皱纹纸缀着长长的流苏,悬挂在壁炉架上,并在椅背上围成圆环。有足够的装饰。一切都没问题。

她用手擦了擦前额,眯缝着眼睛。巴布尔站在她旁边,模仿着她的一举一动。“我敢肯定这场派对最终会很不错。我确信这样。”

这将是她举办的第一场派对。她参加过的派对不过四五场而已。去年夏天,她参加过一场同学派对。但没有一个男孩子邀请她散步或跳舞,她只是站在宾治盆旁边,直至点心都吃完了,然后就回了家。这场派对完全不同于那一场。几个小时后,她邀请的人将开始到来,喧闹将会开始。

她不记得举办这场派对的想法是如何冒出来的。在职业学校上学后不久,她很快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中学确实很棒,一切都跟小学不同。如果像黑兹尔和埃塔那样去上速记课,她就不会这么喜欢职业学校了——但她得到了特许,像男孩一样上机械班。机械、代数和西班牙语都很棒。英文有点儿难。她的英文老师是明纳小姐。人人都说,明纳小姐把自己的大脑卖给了一个有名的医生,卖了一万美元,这样一来,她去世之后,这位医生就可以切下她的大脑,看看她为什么这么聪明。写作课上,她总是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出八个当代著名的约翰逊博士”,“引用十句《威克菲德的牧师》中的话”。她按照字母顺序点名,上课期间记分册一直打开着。就算她很聪明,她也是个阴郁的老处女。西班牙语老师曾经去欧洲旅行过。她说,在法国,人们扛着大面包棍回家,包都不包一下。他们站在马路上说话时,面包会打到路灯柱上。法国根本没有水——只有酒。

在几乎所有方面,职业学校都妙不可言。他们在班级之间的走廊里走来走去,午餐期间学生们在体育馆里闲逛。有一件事情很快就让她烦恼了。大家一起在走廊里走来走去,似乎每个人都属于某个特定的小圈子。一两周之内,她在走廊和班级里认识了一些人,跟他们说说话——仅此而已。她不是任何小圈子的成员。在小学里,她想要属于哪个群体,径直参加进去就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了。在这里有所不同。

第一个星期,她在走廊里走来走去,琢磨着此事。她计划加入某个小圈子,在这个问题上花的心思就几乎和音乐一样多。她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两件事。最后,她想到了举办派对。

她对待邀请很严格。不邀请小学生,不邀请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她只邀请十三岁至十五岁之间的孩子。她邀请的每一个人她都认识,关系好到足以在走廊里跟他们说话——如果不知道名字的话,她就去打听。她给那些自己有电话号码的人打电话,其余的人都在学校里当面邀请。

电话里她总是说同样的话。她让巴布尔把耳朵贴着话筒一起听。“我是米克·凯利。”她说,如果他们不熟悉这个名字,她会一直说下去,直至他们想起来,“星期六晚上八点我要举办一场同学派对,我现在邀请你参加。我住在第四大街103号A公寓。”A公寓在电话里听上去很时髦。几乎每个人都说自己很高兴受到邀请。几个很难对付的男孩子试图自作聪明,一遍又一遍地问她的名字。其中一个男孩子想卖萌,他说:“我不认识你呀。”她立即顶了一句,让对方哑口无言:“你吃屎去吧!”除了那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之外,她知道有十个男孩和十个女孩会来。这是一场真正的派对,比她之前参加过或听说过的任何派对都要好,而且很不一样。

米克最后一次仔细检查了门厅和餐厅。她在衣帽架前停住了,面对着那幅“老脏脸”的照片。这是妈妈的祖父的照片。他是内战时期的一个少校,在一场战斗中阵亡了。不知哪个孩子给这张照片添上了眼镜和胡子,铅笔的印记被擦除之后,他那张脸脏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她为什么叫他“老脏脸”的缘故。这幅照片处在一个三联画框的中间。两边是他儿子的照片。他们看上去跟巴布尔的年龄相当。他们身穿制服,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们也在战斗中阵亡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