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3(第6/14页)

“惠介,可以倒上炼乳了吗?”

进子姐把一次性塑料杯摆在大棚入口处的长桌上。

“嗯……四十……噢,算上老师,应该有五十人吧。”

大棚外开始吵闹起来,就好像是大群海鸥飞来时的那种尖声细气的嘈杂声。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到了。

排列在大棚前面的小朋友总共有四十三人,年龄在三岁到五岁之间。平时很安静的地方一下变成了海鸥的栖息地。一位老师啪啪地拍着手,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大家听着,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农家主人望月先生。”

老师说着,伸手示意了一下惠介而没有介绍惠介的母亲。

惠介心想:慢着,我并不是农家主人呀,我只是来给父母临时帮忙的而已,我的本职工作是……这些话如鲠在喉很想一吐为快,因为他从小就觉得务农很不体面。当然穿着全套运动衫独自待在工作室里、截稿日迫近时还把毛巾缠在头上鼓舞士气的平面设计师也不见得有多体面。

“大家快向望月先生问好!”

“请多关照——”

小朋友们应该有事先练习过,但大家的声音和点头动作都不整齐,甚至还有个别孩子脱离了队列到处乱跑。唉,小孩子嘛,不整齐也无所谓。不过,大棚又不是游乐场里的充气建筑,别那么到处乱蹦好不好?

进子姐把加工好的容器递给小朋友们——用订书机把两个塑料杯钉在一起,一个用来装炼乳,一个用来放草莓蒂。

“嗯……也可以不加牛奶,先品尝一下……草莓原有的味道……”

进子姐不太习惯和小孩子打交道,她还经常明确表示不喜欢小孩子,所以今天她的言行举止都显得有些不自然。当看见有个四岁小孩混入三岁小孩的队列中时,她努力挤出仅有的一丝温柔,轻声细语地说道:

“喂,小心啊。排好队,让年纪小的先进。”

而老师们则早就习以为常了,像牧羊犬赶羊一样迅速地把孩子们赶入大棚里去。看看全部人都进了大棚,惠介开始进行说明,毕竟小朋友们是来参观学习的嘛,总得说点儿什么。其实他在好几天前就开始构思,并且悄悄地进行过排练。

“这里叫作大棚,是草莓的家。这里的草莓先是开花——白色的小花。你们仔细看这些花……”

根本就没人在听他说话。那些五岁小孩显然已经对“参观”农家习以为常了,三五成群地向草莓跑去。而低年级的小孩自然也纷纷效仿。看这热闹劲儿,简直就像海鸥群里被投入了一堆小鱼。

果然正如瓦斯所说——低垂在通道上的茎蔓遭到踩踏,花被拔掉,还没成熟的白色果实也被摘下来……惠介连忙大声嚷道:

“白色的还不能吃,只能吃红色的哦!”收获季节还要持续到下周末才结束呢。

进子姐也指着一个小胖墩斥责道:

“喂,别一个人拿那么多个杯子。给别人让点儿地方!”

小胖墩顿时愣住了,手脚僵硬,手上的杯子一下子掉在地上。

“阿姨,对不起。”

老师跑过来,嘴上连声道歉,但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在说:何必对小孩子这么凶嘛。

“我不是‘阿姨’,我是姐姐!”

母亲看见两个小孩骑上了乐乐车,顿时目瞪口呆,那张搽了白粉的脸绷得更紧了。

整个大棚都被小海鸥军团占领了,一发不可收拾。

惠介心想:要是诚子姐在的话,我们应该不至于这么狼狈吧。她以前曾在名古屋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工作过,对付小孩很有一套。

诚子姐昨天把阳菜留在这边,自己回名古屋去了,说是要和雅也谈一谈——显然不是谈什么好事情。临走前,她还说了这么一句:“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他见面了。”

不过,据进子姐说,去年十一月诚子回乡下时,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

今年二月就年过七旬的父亲,为什么要贸然增加下一季的草莓数量呢?惠介在每天翻看父亲的笔记本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11月6日 红脸颊 预订240株

此时还是跟去年的预订数量相同。可是,到下一周却突然加了这么一句:

11月12日 章姬 追加预订160株

惠介后来才听说,在母亲的生日十一月八日那天,诚子姐以为其庆祝生日为借口而回到乡下时,就扬言说“不再回名古屋”了。

父亲一定是这么考虑的:以后得再多挣点儿,好养活诚子和阳菜娘儿俩。

看见这些和银河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正在采摘白色的草莓,惠介连忙摘下成熟的红色果实递过去。他一想到正在大棚里闹腾的是四十三个银河,怒气就全消了。

到了这个年纪,惠介才渐渐明白:父亲改种不同的作物、扩大经营规模,看似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每次都有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