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1页)
“汉堡?前两天不是刚吃过嘛。老吃汉堡,小心会变成牛的哦,头上会长角的哦。”
“真的假的?”
银河虽然喜欢顶嘴,但毕竟只是个五岁小孩。他把眼睛睁得圆圆的,有点害怕地摸着自己的头顶。
“好像长出一点点了……”
——其实那是昨天撞到柜子上鼓起来的大包。
“只要不挑食,什么都吃,就不用怕。”最近汉堡确实吃得太多了。
“今晚今晚吃咖喱饭!”
银河小声地唱道。他抬头看着妈妈,似乎对唱歌的效果有点信心不足。
咖喱也不能吃。美月虽然挺同情小家伙的,但他的皮肤过敏还没好,所以有辣味的东西还是尽量不让他吃。
先随便买点儿蔬菜和水果吧。为了家人的健康(同时也出于自己美容的目的),蔬菜沙拉和水果是每天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买油麦菜时,要选购那些外包装上贴有农家照片的。她挑了个女农家的,看起来似乎比较放心。
买番茄时,要看跟番茄蒂相反方向的尾部——如果这里有个清晰的星形标记的话,味道会比较甜。这个诀窍是上次去惠介父母家时学到的。他们家种了番茄。
以前,三天两头就会收到乡下寄来的蔬菜。但最近很久没收到过了。惠介和父亲大吵一架之后,对母亲撂下一句:“以后不用再寄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来了。”那些蔬菜是种来自家吃的,卖相确实不敢恭维,不是沾满泥巴就是有虫子。不过,番茄还是非常新鲜可口的。
买黄瓜也要仔细挑,尽量选直的。稍有点弯曲就很难切。
然后买水果。挑了两个苹果。橘子有点吃腻了,不如买些橙子,对了,买本地柑也行。
一看标价,却突然被上面的“高价”二字电了一下,于是美月把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哎呀,买一个本地柑的钱够买两根萝卜了。草莓也算了,买一盒的钱够买三根萝卜呢。菠萝呢?惠介和银河都喜欢吃菠萝,一看见菠萝摆上桌,两人就会兴奋得跳起菠萝舞来。
最近一段时期,蔬菜和水果都很贵,不能太大手大脚。她把钱包捏得很紧。因为惠介的月收入每况愈下,就像走下坡路一样。美月的忍耐仿佛一块悬崖边上的石头,随时会滚下去。
惠介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不会一辈子在公司里打工的。我要在前人没走过的地方走出自己的路。”可如今,还没闯出一片新天地,却已经迷路了。最近,他甚至在从冰箱取出第二瓶啤酒(其实从去年起,惠介就改喝第三类啤酒[2]了)时,都要看美月的脸色。美月心想:虽然自己没发什么牢骚,但看他这个窝囊样,确实是前途堪忧啊。
眼下,靠惠介刚开设工作室时的积蓄还能勉强过日子,但差不多是时候放两句狠话了。她盘算着这么开口:
“不如我出去全天打工算了。你嘛,在业务走上正轨之前,暂时先在家里做个家庭主夫吧。”或者这么说:“其实,也不一定非得自己创业的。可能你更适合做个工薪族吧。”
嗯……也许换些别的措辞更好?惠介有个臭毛病——一旦说出口的事,别人怎么劝都不肯听。所以,如果毫不留情地否定他的话,说不定他反而会意气用事,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这就是所谓的男人的自尊吧。唉,真麻烦。
在美月看来,男人的自尊就像菠萝的叶子一样。带叶子的菠萝确实好看,也更有菠萝样。但你知道吗——
在运输过程中,菠萝的叶子很碍事,而且又不能吃。所以,在放进冰箱之前要剥下来扔掉。就好像雄孔雀的羽毛一样,只是漂亮,却飞不起来。
嗯……眼下的策略嘛,先在每天吃饭时让他慢慢认清严峻的现实吧。美月一边盘算着,一边把半个菠萝放回货架上。最后,还是像平时一样,把一袋特惠装的橘子放进篮子里。
在蔬果区这里,银河明显没什么兴致。他整个人攀在购物车的扶手上,还自以为在推车呢。美月在蔬果区又转了一圈。这时,她偶然看见了立在茼蒿货架前的广告:
应季蔬菜,冬天火锅必备。
对哦,很久没吃火锅了,今天不如就吃火锅吧。惠介当然会双手赞成,因为吃火锅时可以趁机拿出珍藏的纯米酒来喝两杯。除了鱼之外,火锅里还可以放些肉丸子进去,这样银河也喜欢吃。而且火锅还省事,这点尤其重要……
不对不对,主要还是为家人的健康考虑——吃火锅既能暖身体,又能摄取多种营养,何乐而不为?前不久,在健康知识节目中看到说:“吃应季蔬菜对身体最好,因为应季蔬菜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银河皮肤过敏时,美月曾看过一些中医方面的书,书上好像也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