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145(第4/5页)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庚年哥做了皇帝,现在身上的‘王者之气’越来越重,他现在整个人的气势都很惊人,说出来的话,更是让兄弟们热血沸腾。
谁敢开战,我们就打谁!
没等兄弟们激动出声附和,有太监来通传,说是首辅大人求见。
一帮歪七扭八的兄弟们顿时蹭一下站起来,各自清清嗓子,规规矩矩在书房里煞有介事站好。
“臣,徐亨,叩见陛下。”
徐亨走进书房,行礼问安。
陈庚年赶紧摆摆手:“首辅请起,来人,赐座。”
小太监进来给首辅大人搬了椅子。
徐亨谢过陛下,这才把折子递给陈庚年:“陛下,礼部拟定了登基大典的日期,和江国的年号,请您定夺。”
终于要登基了!
兄弟们互相对视,眼神里带着振奋,又莫名怅然。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特地喊陈庚年‘主公’、‘县太爷’、‘庚年哥’,就是因为等庚年哥登基以后,就不能像是往日那样没个正形了。
陈庚年打开折子,看了看那登基的时间,眉头微蹙。
随后他看向徐亨,说道:“登基大典一切从简,不必劳民伤财,祭拜天地,奏乐仪仗走个形式便好,至于登基的日子,定在三日后吧,拖延太久也没必要。登基后,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泰安的年号寓意很好,就这个。”
徐亨愣住。
随后他站起来,规劝道:“陛下,登基大典乃一国之脸面,用来震慑宵小,展示国力,寓意四海兴邦九州同庆,万不可如此潦草——”
“首辅和百官的心意,我都知晓。等以后吧,不仅仅这金州,等整个中原都纳入大江国土的那一天,再举办一次真正的登基大典,你们就算是想一切从简,我到时候也不答应。”
年轻的新君笑的十分自信:“既然寓意四海兴邦九州同庆,那总得把这些地方都打下来,才能算是真正的普天同庆吧。”
徐亨张了张嘴,被陛下这肝胆魄力折服,随后郑重躬身行礼:“微臣相信,陛下将来一定可以统一海内,万邦来朝。”
可话说完以后,老首辅又为难道:“但,三天还是太仓促了,龙袍还没开始绣呢。”
“有龙袍的。”孙成在后面憨笑道:“先前在江县,有百姓给县——给陛下绣了龙袍,能穿。”
徐亨沉默了。
大概是从未见过‘自带龙袍’的皇帝,老首辅消化了许久,才晕晕乎乎的走出行宫。
裴宝来、孙成等兄弟们互相挤眼睛,对此心知肚明。
北方大雪封路,江县百姓又马上要赶往各个州城,根本没办法参加庚年哥的登基大典。
庚年哥这是准备先简单办一个。
等来日统一中原,回到江县重建江城后,再邀请江县百姓们来观礼登基大典呢。
江县的百姓,早就盼着在县太爷的登基大典上‘吃席’。
连龙袍,都是县区里裴家姐妹绣的,百姓们一起见证着,给陈庚年披上的。
那么陈庚年的登基大典,怎么可能会让江县百姓缺席呢?
至于为什么简单定到三日后,那肯定是先登基,才能名正言顺。
登基形式走完,还得忙着造蒸汽机,建兵工厂呢!
-
老首辅回到内阁,一群百官都在焦急等待着了。
“大人,您为何这副表情?”
“陛下是不是不满意我们一切从简,所以要大肆操办登基大典?”
“亦或者陛下对国号不满意?”
“或许对龙袍样式不满意?”
“该不会是对行宫不满意,觉得晦气,要重建行宫大殿吧!”
登基大典,说白了就是皇帝和群臣的拉锯战。
皇帝要大肆操办,因为关乎面子,而且一生只有一次。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最为隆重,因为是‘大庆’。
正常继位的皇帝,刚死了老爹,还在国丧期,表面会要求‘一切从简’,背地里大肆操办,大到盖宫殿,小到嫌弃龙袍不好看,五花八门难伺候的很。
陈庚年好歹也是开国皇帝,凶名在外。
百官嘴上说着‘一切从简’,可也不敢真怠慢了。
瞧见首辅大人这副为难的表情,大家都在猜测,皇帝肯定出幺蛾子了。
“陛下说,一切从简,登基大典定在三日后,只简单祭拜天地,奏乐鸣钟便好。”
听到首辅大人这么说,百官惊呆了,险些没反应过来。
三……三日后?
一位臣子震惊道:“可是,龙袍还没来得及绣呢!”
徐亨神情发飘:“陛下自己带的有龙袍。”
百官:“…………”
他们已经做好跟陛下你来我往、斗智斗勇的准备了。
结果最后竟然一切从简,还‘简’的如此可怕!
百官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睛里幸福到不真实的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