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6/33页)
“我们?那来的我们?”
“我是说圣上把你跟贾大姊、黄大哥他们看成一路了,对不对?”
“那倒还不至于,只是知道我是他们的朋友,多少总要受点影响,郭威两次为我荐举,圣上都支吾过去了。”
“为什么呢?”
“主要是为了他们掩护的那一批鱼朝恩的部属死士,其中有一些罪大恶极,刑当处死,可是他们都躲在江南,在黄大哥与贾大姊的保护下,逍遥法外……”
“那不是皇帝自己答应免罪的吗?”
“话是不错,但那是在君权低落的时候,现在大权尽在掌握,皇帝就记起当时所受的委屈了,尤其是一一告状求雪冤的苦主太多,都是要求缉凶的,缉凶行动在贾大姊手头就被打了回来。”
“当初既有密旨赦罪,就不该出尔反尔!”
“皇帝解释不一样,他赦免那些人的叛逆罪,除在征伐之际,杀人者死这是千古不移的铁律。”
“那些人只奉了鱼朝恩之命而行凶,首恶既诛,从逆可恕,皇帝的器量也太小了。”
“有几件凶案与鱼朝恩无关,完全是那些人自己私下犯的罪行,因为身居鱼朝恩的幕下,有司不敢过问,现在鱼朝恩垮了,旧案重提,也被贾大姊打了回票。”
霍小玉想想道:“这就是贾大姊的不对了,她不能为了江湖道义而包庇凶犯,藐视王法,江湖道义也不是不讲理的,会道与义谓之正,总要在人情事理上说过去才行呀,难怪朝廷会不高兴。”
李益不禁一怔道:“对呀!我竟没有想到这一点,否则我写给贾大姊的私函上也应该提一提,请她执行正义,也应该把案情清理一番,如果不是受鱼朝恩指令而杀的人,就应该加以惩处,以令含冤屈死者瞑目!”
霍小玉道:“你现在写还来得及,案子可以到崔相公那儿去打听一下,列举事实,请贾大姊也调查一下,就地加以制裁,也可以使大家对江湖人的看法改变一下。”
李益仔细地想了一下,忽又叹道:“算了!如果是在平时,我还可以进此一言,正当我自己在进行秋选之际,我就不该写这封信,那变成我在干预他们江湖人的行事而求自利了!”
霍小玉道:“事情只有该做与不该做,你何必去考虑这么多,尽一个规友的责任,这本来就是你该做的。”
李益笑笑道:“贾大姊虽然不在长安,但神龙帮的耳目并没有撤离长安,此地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清楚,假如是该做的,贾大姊早就做了,我们不是江湖人,更不够资格去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江湖人,还是少管事吧!”
霍小玉听了沉思片刻后方道:“说得也是,我们现在听见的只是一面之词,也许事情另有曲折,非我们所能知,还是别去管它,浣纱,我们为爷备下的接风酒呢,快去搬上来。”
李益笑道:“不过才一天两天还接什么风!”
霍小玉轻叹一声道:“也不是接风,更非洗尘,自从搬到此地后,我们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不是你有事,就是我病着,难得今天我精神好一点,爷应选试也很顺利,我们应该庆祝一下。”
李益笑道:“我的事没什么庆祝的,左右不过是这么回事,好缺坏缺,总能派上一个,在殷天官主掌吏部时,任何人情都用不上,是真才也不会被埋没,倒是你身体好起来,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快把酒摆上来。我们好好地喝一下,很久没有舒舒坦坦地谋一醉了。”
浣纱笑嘻嘻地去到厨下把酒菜都搬了来,一样样地摆上,李益一看案上都是些时鲜菜蔬。用许多小素瓷碟子盛着,无论是色调、香味,都淡雅宜人,不由笑道:“浣纱,你的烹调也进步了!”
浣纱道:“我那有这么好的本事,都是小姐弄的,一个下午她就在厨房里忙着。”
李益一皱眉道:“小玉,你怎么又劳累了。”
霍小玉用手掠掠鬓角的乱发道:“累倒不会,只是恼人的心焦,反正闲着没事儿,不如找点事情做做。”
傍着李益坐下了,浣纱为他们斟好了酒,退过一边,李益一见只有两副杯筷,忙道:
“浣纱!你也来吧,家里一共才三个人,还要分两席开,不是太费神了吗?”
浣纱笑笑道:“我今天是斋戒日。”
李益一皱眉道:“今天是什么菩萨的生日?”
浣纱摇摇头道:“都不是,我吃的单日斋,今天初九,刚好是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