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慷慨号综合征(第12/13页)

在地球上时,朋友经常问他为什么会成为犯罪学教授,斯坦纳每次都作同样的回答:“否则我只会成为罪犯。”

斯坦纳在医务室的那台脑电仪上作了些调试,又检查了一下计算机程序,这两件工作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期间,四个撒巴拉人都在卧舱里关禁闭,个个都坚决否认对自己的指控。

看到为自己准备的器械,欧文・弗莱彻的脸色阴沉下来:这东西和电椅太像了,而且他一看就想起地球那血迹斑斑的历史中的各式刑具。斯塔纳博士不愧为优秀的审讯员,他先用一脸虚假的和蔼让犯人定下心来。

“不必紧张,欧文,我保证你什么感觉都不会有,连自己回答了什么都不会知道,不过,隐瞒也是没有用的。你是个聪明人,我这就把要做的事全都告诉你,你可能觉得意外,但告诉了你反而有利于我的工作。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你的潜意识都会信任我并和我合作的。”

弗莱彻心想,简直是胡说八道,他不会以为我有这么好蒙吧?但是表面上,他一个字都没说,而是坐在椅子里,看着勤务兵把皮带松垮垮地绕上了自己的前臂和腰部。他不打算反抗。他的两个最强壮的前同事站在远处,表情很不自在,小心翼翼地避开他的目光。

“想喝水或者上厕所就说一声。第一轮审讯正好是一小时,以后可能还得来两次短的。我们想让你放松,让你舒服。”

在这当口,这两个诉求显得太乐观了一点,但现场似乎没有人觉得好笑。

“抱歉给你剃了头,头皮上的电极不喜欢毛发;你的眼睛也得蒙上,这样就不会接收到模棱两可的视觉信号了……好了,接下来你会觉得犯困,但你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我们会问你一系列问题,答案只有三种:是,不是,不知道。你完全用不着开口,你的脑会自动作答,然后由计算机上的三值逻辑系统读出答案。

“撒谎是绝对不可能的,你要是愿意就随便试。我实话对你说,这机器是地球上几个最聪明的人设计的,但是就连他们自己都骗不了它。如果计算机觉得答案太模糊,就会重新组织语句,再问一次。你准备好了?很好……上面的摄像机请准备……检查一下5频道……开始运行。”

你的名字是欧文・弗莱彻……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的名字是约翰・史密斯……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出生在火星的洛威尔城……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的名字是约翰・史密斯……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出生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请回答“是”或“不是”……
你的名字是欧文・弗莱彻……
你出生在3585年3月3日……
你出生在3584年12月31日……

这些问题的间隔极短,就算弗莱彻没有轻度麻醉,也来不及伪造答案,再说,就算伪造了也没用。只过了几分钟,计算机就归纳出了他对已知答案问题的自动应答模式。

在接下来的审讯中,这些校正项也不时出现(“你的名字是欧文·弗莱彻……”“你出生在祖鲁兰的开普敦市……”),问过的问题偶尔会再问一遍,和前面的答案对照。一旦作出“是-不是”反应的生理特征得到确认,整个过程就变得完全自动了。

在审讯方面,原始的“测谎仪”取得过一定的成功,但很少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在那以后,人类用两百年不到的时间就完善了相关技术,司法活动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从那时候起,无论是刑事案还是民事案,审判很少有超过几个小时的。

与其说这是审讯,还不如说是计算机控制、参与者无法作弊的古代游戏“二十问”。归根到底,任何信息都能由一系列“是”和“不是”来确定。在人类专家和专业机器的配合下,很少有信息需要问满二十个问题的。

晕头转向的欧文・弗莱彻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时间刚好过了一小时。他也不知道对方问了什么、自己答了什么,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那就是他什么都没招。

他略有些意外地听见了斯坦纳博士乐呵呵的声音:“好了,欧文,你不用再来了。”

刚刚审完犯人的斯坦纳觉得相当自豪:他的确审过不少人,但从来没伤害过谁。然而,一个好的审讯员一定得是个虐待狂,至少在心理上要有这个倾向。此外,这次审讯再次印证了他从不失手的名声,而有了这个名声,事情就成了一半。

他看着弗莱彻站稳脚步,然后叫人把他送回囚室。

“对了,弗莱彻,在冰块上动手脚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