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7/8页)

我感到如果不考虑这些,国家在建立国防现代化上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得不到什么用处,因为这样的国防设施不能实现军事现代化。你要否认吗?那就来驳倒我的观点吧!

我再强调一点:就算建设有强大的陆海军,也不能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不能切断敌人与基地的联系,也不能阻挡敌人过来抛撒传单,对吧?

有人回答说“不是啊”,这只能说明他们不想再增加一个其他方案应对这个局面,但我说:“就是这样子。”我相信新兵器带来的变革一定会是这个局面。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不过制空权的重要性很快会显现,只要掌握制空权,就可以进行空中侦察。当你拥有制空权,而敌人只能待在地上的时候,你就会深切体会到。当然,夺取制空权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来做斗争。如果其他条件差不多,那就看数量了。所以,制空权的争夺竞赛不会停止,但会受到经济条件制约。为了夺取制空权,空军会越来越庞大,也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陆海军不能把飞机看成没什么大用处的辅助用品,飞机应该是排名第三的小弟弟。

根据一战的经验,我发现我在十一年前写的文章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制空权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我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现在这个思想已经被意大利人民普遍接受了。

最终结果

夺得制空权就是胜利,失去制空权就是失败。这已经是一个定论,想要研究制空权的人会支持我的看法。

通过这个定论,我们得出结论:如果战争爆发,一定要迅速夺取制空权。甚至是,一旦爆发战争,首先就要竭尽一切手段率先夺取制空权。

必须要用足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夺取制空权,否则就有失败的危险,凡是不以夺取制空权为首要目标的战略都是错误的。要夺取制空权,首先就要击落敌军一切飞机,不管它们在空中,还是在基地,甚至在厂里,只要是飞机,就必须全部击毁。我们必须在空中或者敌国领空就击败它们,这点只能用空军而不能用陆海军来完成。所以,制空权除了用空中力量外,不可能使用其他兵种来获得。根据这一点,我们得出结论:要想建立有效的国防体系,就必须要建立足以获得制空权的空军。虽然说,这个观点跟现在流行的观点相反,普遍认为空军不应该排在首位,然而这个观点否定了我的观点也否定了制空权的作用。要摆脱以前产生的困惑,就必须摆脱人类是否能征服天空的困惑。

我早就说过,这个结论说明旧观念会被新观念替代,虽然这个新观念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截至目前,陆军和海军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兵种,也没人对此提出过质疑,天空以前是人类达不到的。相对于陆军和海军,空军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优势兵种呢?我就得出这样的结论:空军肯定要比陆军和海军更具有优势,因为空军的活动范围要比陆军、海军的活动范围大很多。

我也早就说过,现在是战争演变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从这个点,曲线就向新的方向走了,彻底打乱了连续性。所以,假设我们想要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结果就会发现已经脱离了现实。我们要跟上节奏,就要改变方向,跟着现实走。如果从理论到实际,都证明了陆军、海军的重要性在下降,我们却还要迷信陆海军的纸面价值,那就是在做危害国防建设的蠢事了。

自然的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都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我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陆海军就消失了,只留下空军。

我的意见是:空军需要得到重视(意大利还做不到)。过渡方案是:逐渐控制陆军、海军,扩大空军编制,直到空军强大到可以夺得制空权为止。只要坚持执行我的方案,就会得到成功。

胜利女神只会眷顾有预见性的人,而不是那些拘泥不化的事后诸葛亮。在这个战争模式变革的时期,谁先改革,谁就能取得主动权,获得利益。只要掌握进攻优势,就能在战场上取得压倒性胜利。至于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未来战争的国家,等到战争打响,再准备就已经晚了。先做准备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是最少的。所以说,完成了变革之后,胜负的决定是很快的,实际战争将是空军的战争。至于过渡期间,常备一支能打赢敌人陆海军的小规模部队就行了。

如果说我们要等到别人做出先例再去模仿,就已经落伍了。我早就说过,而现在恰恰就是这个情况,很有反讽意味。协约国现在就在逼迫德国走向复仇之路。实际上,德国的陆军和海军被解除武装,只能发展空军了。我们可以看到,有实力夺得制空权的部队,在现在这个变革时间,只要少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在敌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易取得胜利。德国在协约国的不平等条约压迫下,正在努力争取自由。这话我才说了五年,德国在化学世界第一的情况下,空军基建设施又处于了领先地位,而这个就是建立强大空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