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航空时代(第2/4页)
一旦空军被消灭,在战争开始之后,想要再重建一支空军几乎不可能,因为飞机制造基地将会被轰炸,航空站和机场也将被摧毁。即使能够创设小股的航空兵,他们也将被胜利的空军逐个地完全击毁,因为胜利的空军已经控制了制空权,其后方城市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可以不受阻碍地生产各种物资、武器,甚至是飞机。
我们可从航空学角度出发来看待以下三类国家。
第一类,由海岛组成的国家容易受到来自大陆沿岸的空袭。海岛国家想要利用陆军攻击邻国,就必须完全掌握制空权,以便其陆军能安全地到达大陆海岸进行登陆。如果它的敌国控制了天空,它就能切断岛国来自海上的全部供应,并且轰炸该岛国的港口和内陆城市,单靠空军就能获得胜利。
第二类,一个国家与其敌人陆地接壤,该国的补给,部分靠自产,部分靠铁路、公路、空运从外界获得补给。如果一方的空军在战争开始时已经准备完毕,能摧毁敌人重要的城市、桥梁、铁路、公路、港口,那么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也能仅靠空军获得胜利。
第三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远离其他的国家,如美国,它位于飞机的一般航程外,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只能依靠天空和海面侵犯它。此时,一支空军就能保护美国的独立和安全,但这支空军不离开美国就无法征服其他国家。
不久,一定会出现一种新战法。我们已经意识到,一支从陆基进行活动的空军,可以统治全部海域,哪怕是携带着飞机的海上舰船,也无法阻止它。
列强将利用一系列的海岛基地作为战略要地,这样它们的飞机就能在岛屿之间飞行。这时,岛屿只需要一支地面小分队就能防御了,因为有了飞机以后,它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海军的封锁、占领了。只要制空权在手,陆军和海军都对它毫无办法。
在北半球,从美洲飞往欧洲或亚洲时,飞机可以通过大陆之间最窄处。而寒冷也不会给飞行活动造成多大麻烦,实际上,天气越冷,天空越晴朗,越适宜飞行。阳光才是飞行员的麻烦制造者,它使空气富含水汽,而空气冷却时就将形成雾、云、霾。高温会导致气穴,这将给飞机带来致命的危险。
光还能干扰空中的通信,这也是为什么无线电报的最佳使用时间是早晨两三点钟,因为这个时候,空气中的光线很少。这个时段,也最适宜于飞行,因为水蒸汽已经下沉到地表,空气不会产生上下对流。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候鸟在迁徙时选择在夜间飞行的原因。未来,我们的大多数航班,尤其是重型飞机,多半会在夜间飞行。
以后,我国的洲际航线将不会采用以往的与赤道平行的方向,因为那时我们的交通工具将被局限于地球上温暖的水域和陆地。新的航线,可能沿着经线,直接越过地球两极,缩短行程,节约能源和时间。
航空时代将对战争产生什么影响呢?无疑,它将带来迅速的、持久性的结果。与过去庞大的海军和陆军相比,空军所耗费的金钱少得多。它将引起全体人民的关注,因为人民虽然远离战争,但是他们全都有可能遭受飞机的袭击。
现在,有人还认为他们远离海岸和边境线,所以他们是安全的,不会遭到敌人的攻击。对于他们而言,最坏的打算也只是,国家战败了,全体民众缴纳高额的赋税,以赔偿战争债务,因为敌国的海军和陆军根本无法直接触及他们。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战争的真实面貌,以及战争产生的原因。
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用牙齿、手、脚和邻居搏斗,强壮者获胜。之后,人们组成社团交战,这时出现了投掷武器。在此之后,军队出现了,随着钢铁武器的发明,就出现了装备钢铁武器的大规模军队,军队在作战的同时,老弱妇孺则为他们提供一切军需品。火药的发明,使最优秀的武士也敌不过拿枪的农民。之后,国家的军队组织方式改变了,形成了宣战时所有人力都将应征服役或进入工厂工作的形式。这就是今天世界各国的作战方式。军队的战略战术,与罗马时代没什么大的变化。
当武器得到改进而威力更大时,总的伤亡往往减少了,这是因为新武器使战争双方可以不再直接接触了。胜败之分也能较早地发现,而战败的一方,因为远离敌人,所以可以及时撤退。
刚刚结束的这次欧洲大战,交战士兵之间的搏斗远不如美国内战时激烈。当年,伤亡人数在参战人数中的比例比这次战争大得多,服役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也比这次大战大得多。这是因为,1914—1918年,新式武器如机关枪,提供了更强大的防御力量,作战人员之间的距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