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第6/6页)

回头再说陈亮,这人是个时代的大另类,朱熹和陆九渊等人搞论战,论战的都是诸如理和气谁先谁后,太极之前有没有无极,宇宙的本体是心还是理,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在现代人看起来都属于吃饱了撑的,但当时大家都很认真——可是,这些人的论战,说到底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陈亮的学说一出,和他们简直就形成了敌我矛盾。“梁惠王篇”的一开始,孟子不就反对别人谈“利”吗?这个陈亮就是个主张功利的。

朱熹和陈亮私交不错,可论战绝对势同水火。朱熹讲天理,讲仁义,像孟子一样最看不惯谈功利的,可陈亮不但谈功利,还特别往管仲和商鞅的路线上靠,朱熹一看:好小子,投靠了魔鬼不说,脑袋上还长出犄角来了?!

这时候,场上平静了下来,陈亮和朱熹都住了手,谁也没打倒谁。陆九渊赶紧上来劝架,对陈亮解释了这次请他来的原因。陈亮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我,说:“熊老弟,你说朱熹的理论不复杂,这当然不错,哲学这东西从古到今都没什么太复杂、太深奥的。”

我赶紧问:“那为什么到我们的时代里,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呢?”

陈亮说:“太简单了!我讲了一辈子功利主义,我实在太清楚人性了。你别听朱熹的,他的脑瓜太简单,尽搞那些虚的玄的,其实他的理论漏洞大得很,他一贯把人性、把社会想得太单纯了。”

朱熹、陆九渊,连同程家两兄弟闻听此言,纷纷对陈亮投以白眼。

半晌才说:“嗯,陈亮说的,话糙理不糙。”

见我们说得差不多了,张载过来了:“天快黑了,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

我说:“我正在讲《孟子》呢,后面还少不得拉你们这些儒家晚辈进来聊聊。”

朱熹说:“要不这样吧,我们这些人有个QQ(一种中文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群,我把号告诉你,你也加入我们这个群好了,有事好联系。”

张载奸笑着说:“我就是通过QQ群请他们过来助拳的,嘿嘿,方便得很!”

时间走啊走,转眼就到了现代。现代为什么不出哲学大家了?除了社会风气使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原先的很多哲学问题现在都变成科学问题了。

古代的哲学家思考宇宙的起源,现在这工作是天文学家的事;古代的哲学家思考生命的成因,现在这是生物学家的事;甚至就连古代哲学家静坐修养的“气”现在也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举个例子好了,集中精力静坐冥想的种种方式古往今来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一种奇妙的精神体验,使人体会到一种在现实世界中从来没有过的充实感。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是太极还是无极?就是张载和二程他们的“感悟”吗?有没有人把这种体验记载下来呢?

有,罗洪先就这样做过。如果不较真地说,罗先生是王阳明的弟子,他描述过自己的静坐体验:“极静之时,但觉此心本体如长空云气,大海鱼龙,天地古今,打成一片。”用古人的话说,罗先生是“证”出了这个境界,这就等于拿到了一个学位。现在科学家用仪器测出,人在进入冥想状态的时候,大脑的某一区域会停止工作,这时候人就会消失掉外物与自我的界限,感觉自己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像这样的个人神秘体验如今都已经被科学插手进来了,哲学闪转腾挪的余地还有多大呢?这时候我们再回头想想大儒们那些“体悟天理”之说,莫非都是在冥想状态下心理、生理机制的运转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