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四章 罗马帝国的故事(第3/4页)

不过恺撒是幸运的。他成功地焚毁了埃及舰队。船只燃烧的火星落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屋顶上,把它完全烧毁。随后,恺撒回过头来进攻埃及陆军,将惊惶溃逃的士兵赶进尼罗河,托勒密本人也溺水身亡。恺撒在埃及建立了一个新政府,让已故国王的姐姐克娄帕特拉为新的政府首脑。正在这时,米特拉达特斯的儿子兼继承人法那西斯正率军杀来,为自杀的父亲复仇。恺撒立刻挥师北上,疯狂厮杀5天后打败了法那西斯。在给元老院的捷报中,他为世人留下了一句名言:“Veni,vidi,vici”,意思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然后恺撒返回埃及,并疯狂地坠入情网,拜倒在女王克娄帕特拉的石榴裙下。公元前46年,恺撒携克娄帕特拉一起返回罗马执政。在其辉煌的一生中,恺撒赢得了4次重大战争,同时也举行了4次大规模的凯旋仪式,每次他都威风八面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恺撒回到元老院,向元老们描述他波澜壮阔的历险事业。于是感恩不尽的元老们任命他为“独裁官”,为期10年。恺撒回到元老院不久就被了结了性命。

这位新任的独裁官开始施行了许多有力的措施,来改革罗马的国家政体。他让自由民有机会成为元老院的成员。他恢复罗马古制,给边远区域的人民以公民权,允许“外国人”给政府提出建议。他对那些被部分贵族家族看作是自己私有财产的边远省份进行了改革。总之,恺撒做了许多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但国内最有权势的人对他却深恶痛绝。50个年轻贵族联合策划了一个“拯救国家”的阴谋。他们在古罗马历3月15日那天,恺撒在进入元老院的时候被刺杀。就这样,罗马再一次失去了领袖。曾经有两个人试图延续恺撒的光荣传统。一个是安东尼,恺撒的前秘书;另一个是渥大维,恺撒的外甥兼财产继承人。渥大维留在罗马,而安东尼则前往埃及,投入克娄帕特拉的怀抱,这好像是罗马将军们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习惯使然。

渥大维和安东尼之间为争夺罗马统治权爆发了一场战争。在阿克提翁战役中,渥大维击败安东尼。安东尼自杀,留下克娄帕特拉独自面对强敌。她利用美貌,想使渥大维成为自己征服的第三位罗马将军,但这位高傲的罗马贵族,根本不为所动。克娄帕特拉只好自杀身亡。从此埃及成了罗马的一个省。

渥大维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没有再犯他舅舅的错误。他知道,如果言语过分也会引起人们的不安,所以他回到罗马以后显得十分谦逊。他说不想当“独裁官”,只需一个“受尊敬的人”这一称号就心满意足了。不过几年后,当元老院授予他“卓越者”称号时,他也欣然接受了。又过了几年,街上的市民们开始叫他“恺撒”或“皇帝”,习惯视他为将领的士兵们则称他为“首长”或是“君主”。就这样,共和国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帝国,但普通的罗马市民却一点儿也没意识到。

到公元14年,渥大维作为罗马人民的绝对统治者的地位已得到空前的巩固。他至今仍被人们像上帝一样崇拜,他的继承者随之成为真正的“皇帝”,即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的绝对统治者。

事实上,市民们对无政府状态和混乱的局势早已厌倦。只要给他们一个平静生活的机会,听不到街头的暴动喧嚣声,他们才不关心由谁来统治他们呢。渥大维给了他的臣民们40年和平的生活,因为他没有继续扩张领土的欲望。公元9年,他曾经对居住在欧洲西北荒野的条顿人发动过战争。结果他的将军尼禄和所有士兵在条顿堡森林全军覆没。从那以后,罗马人再也不想试图去开化那些野蛮民族了。

他们集中力量进行国内重大问题的改革,但是为时已晚,收效不大。两个世纪的国内革命和对外战争使这个国家丧失了年轻人中的精英分子。战争摧毁了自由民阶层。由于大庄园主大量引进奴隶劳动,所以与之相比,自由民根本没有竞争力。城市住满了逃亡农民、乞丐和暴徒。战争滋生出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小官员经常接受贿赂以养家糊口。最可怕的是,战争使人民对暴力和流血视若无睹,甚至对他人的灾难与痛苦也无动于衷。

在公元元年至1世纪间,罗马帝国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疆域辽阔,连亚历山大的帝国也不过是它的一个省。不过在其辉煌的外表下,生活着的却是成百上千万穷苦而疲倦的生命,终日劳碌挣扎,像在巨石下孜孜筑巢的蚂蚁。他们卖命地给他人干活,吃的却与田间的牲畜一样,住牛棚马圈一样的房子,最后他们在绝望中死去。

罗马建国第753年的时候,裘利斯·渥大维·奥古斯都正住在帕拉坦山的宫殿里,忙于处理国事。